化肥——这个在市民看来略显“土”甚至有所抵制的名词,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越来越精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中,绝大部分粮食、果蔬的生长离不开它。
坐落在临沭的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大”)早在16年前,便开始生产复合肥,16年后依然专注于肥业,并从一家小化肥厂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在新型肥料行业占据制高点。
在科研智能温室中,通过对环境及肥料的控制,获取两者对作物的生长数据。
肥料“穿衣”:行业排头名
金正大副总裁、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宏坤介绍,金正大成立之初便开始生产复合肥料,致力于化肥应用推广。2004年,金正大开始研发环保肥料——缓控释肥。
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肥料,通过给肥料“穿衣”等先进技术,使肥料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而缓慢释放。缓控释肥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实验表明,缓控释肥示范区的小麦亩产量增加了15%左右。
目前,金正大缓控释肥产能达到17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金正大也是《缓控释肥料》等8项行业及国家标准起草单位,成为不折不扣的行业排头兵。
肥料“速溶”:创新之路永不停
金正大董事长、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万连步表示,金正大专注于肥料生产,化肥——这个在普通人看来有些“土”的名词,却也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在实现复合肥向缓控释肥新型肥料的华丽转身后,金正大又向技术含量更高、更为智能的水溶性肥“进军”。
陈宏坤介绍,水溶性肥料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它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更为关键的是它可以应用于喷滴灌等设施农业,实现水肥一体化,省水省肥省工。
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每亩节水150方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50%,节肥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到80%-90%。
科研智能温室能够实现全自动调控,成为新型化肥推广应用的“试验田”。
建智能温室:肥料有了“试验田”
目前,金正大化肥年产能力达到450万吨,连续六年保持了行业内缓控释肥、复合肥产销量第一名,成功迈入销售百亿级企业行列。
为了更好地了解化肥产品在全国多地土壤中对不同农作物生长的具体效果,金正大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近3000平米的科研智能温室,包括外遮阳,内遮阴,加湿、喷淋、降温、智能调控系统等,并且可直接进行实时监控。
记者在智能温室中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清洗从外地采集回来的小麦苗,将根部洗白后放置在新的土壤中,并施加不同的肥料,以获取农作物生长的数据。
企业也是家,管理人性化
如果员工能把企业当成家,都愿意为大家庭贡献一份力量的话,企业发展潜能将进一步挖掘。金正大除了给人“化肥帝国”的传统印象外,内部管理其实更加人性化。
“我们每年发13个月工资,多出一个月的工资称作‘亲情工资’献给员工父母。”陈宏坤介绍,在发放“亲情工资”时,企业要求本地职工必须由父母亲自到公司领取红包,外地职工须提供父母存折,不允许自己代领。“职工父母可以对子女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有直观的了解,同时也是培养员工的孝心,学会感恩。”陈宏坤说。记者了解到,2013年,金正大发放“亲情工资”共计380万元,员工体检投入40万元,充分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金正大“爱心助学金”也是亮点之一。陈宏坤介绍,企业员工的子女在考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之后,每年分别能领取4000元-10000元不等的助学金,直至完成学业。2013年资助员工子女人数281位,共计发放145.5万元。
“金正大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企业感恩员工、关怀员工、感恩社会也是企业履行责任的要求。”陈宏坤表示,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口号,更要拿出实际行动让社会、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承诺。
来源:琅琊新闻网 作者:赵辉 日期:2014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