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3

经济日报:高端肥料进农家

浏览次数:4165次
A- A+

  

山东金正大(002470)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在实验室。 张 勇摄

  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科学施肥也功在其中。随着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种地如何既能减少化肥投入,又能确保稳产高产?这是一个综合课题,利用高效的缓控释肥技术不失为一条破解之道。

  近日,记者走进我国缓控释肥行业领军企业——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调研采访。

  岁末年初,山东省临沭县白旄镇周官庄村农民侯岭建在自家小院里算起了丰收账。“今年玉米长得好,不秃尖,穗大粒足。大喇叭口时期不用追肥,丰收多亏了这缓控释肥,不然后期追肥每亩地要多花150多元哩。”老侯说,他家的25亩地用缓控释肥并采用种肥同播技术后,去年每亩玉米地增产20%以上,超过300斤,增收约450元。

  鲁东南的蒙山沂水地区地块都比较散,像周官庄村这样人均1亩地的不在少数。如何控制种地成本、提高单产、帮助农民增收,成为农技推广人员和农资生产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良肥技术率先破题

  走进山东临沭县的金正大缓控释肥生产车间,记者注意到,不同于传统的化肥厂,这里的厂房地面很洁净、空气无异味,见不到人工劳动,只见到并排伫立的高大圆筒形流化床正在电脑的操控下运转,橘红色的缓控释肥颗粒在其中上下翻滚着在挂膜。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说,缓控释肥由于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相一致的特点,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增加农业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缓控释肥在国外因其价格较贵,被称为“贵族肥料”,多用于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怎样才能开发出我国农民“用得起、用得着、用得好”的缓控释肥?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率领他的团队自2004年开始,全面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没有失败是不可能的。最初试验缓控释肥包膜用的材料,试过几百种材料都不行。”提起当年试验的历程,金正大生产部副总监陈德清说,由于包膜对温度、水分都有严格要求,一旦不能达标,就会影响肥料养分释放。在经历了几百次失败之后,才找到合适的包膜材料。

  经过7年潜心研究,现同时担任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万连步说,金正大已研制出12个系列上百个作物专用缓控释肥新产品。据了解,公司先后承担了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和《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缓控释肥已累计推广20多个省,推广作物面积达到6925万亩,作物增产15%至25%,节省氮肥30%至50%,为农民新增经济效益约146亿元。金正大也以150万吨的缓控释肥产能,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基地,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大田作物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人才机制引领创新

  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离不开优秀的科研人才团队。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的博士陈海宁已在金正大工作1年,主要承担农技研究工作。“这里给我一个很好的平台,科研任务相对自主性较强,企业对待科研成败的宽容度也更大。”在陈海宁看来,当初放弃北京一家科研院所的工作来到金正大,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更好体现。

  如今,像陈海宁一样,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被金正大“人才投入优先保障理念”所吸引而来。金正大公司副总经理陈宏坤介绍,金正大建立“岗位工资为主体、项目奖金为激励、特殊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薪酬激励模式。目前,公司拥有各类研究开发人员412人,专业涉及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化工、环保等近十个专业,技术研发力量非常雄厚。

  多年来,金正大建立起以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为载体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目前已有220名外部专家承担平台科研和试验课题。

  产学研合作促创新

  “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自筹资金,大力增加研发投入,建立了稳定的科技投入保障体系。每年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技术创新之中,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金正大公司董秘崔彬说,企业研发投入费用在行业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并提前将科技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和统筹,所提费用全部用于科技研发,做到专款专用。

  “为了鼓励全员保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金正大还制定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对在新产品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陈宏坤介绍。

  金正大目前共与国内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战略或科研合作关系,通过整合外部科研资源,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路子。

  来源:经济日报第15版 作者:李力 周琳 日期:2013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