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6

《金正大创新之路》系列报道之十:至高荣誉——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奖

浏览次数:1778次
A- A+

■《金正大创新之路》系列报道之十●技术创新篇金正大创新之路

大众日报:至高荣誉——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奖

□陈宏坤 高海波 徐淑江

2009年,金正大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的“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金正大“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短短几年,金正大两次荣获象征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从金正大两次获奖可见,我国对化肥领域里的缓控释肥科技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什么力量支撑一家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两次摘取国家科技奖励王冠上的明珠呢?

随着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双高”阶段,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肥料行业提出了全新挑战。全行业发展正在经历着高效化、专用化、长效化、功能化和低碳化的转变。作为一家以化肥为主营业务的涉农企业,金正大抢抓机遇,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不断加大缓控释肥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实现了由规模增长型向科技增长型转变,成为缓控释肥行业的科技“排头兵”。

金正大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奖启示更多的化肥企业,若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复合肥行业占得先机,秘诀就是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项不是为单项技术或产品而设,而是专门褒奖那些通过卓有成效地系统谋划、依靠技术创新获得持续发展的企业。在2012年“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后竞争中,不乏千亿级特大型国有企业和研发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转制企业。最后获奖的4家企业中,销售收入仅百亿元的金正大能够得到了项目评审组专家的一致认可,并与中核工业集团等三家企业并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说明了金正大“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国家和社会对金正大创新模式和创新成果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标志着金正大技术创新能力已跃居我国缓控释肥行业最高水平行列。

我国缓控释肥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增加农业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处于缓控释肥研发领先和垄断地位。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自2004年开始,公司以开发和应用推广我国农业“用得起、用得着、用得好”的缓控释肥产业技术与产品为目标,以产学研用结合为开放创新手段,通过实施包括“组织、管理、投入、人才、产学研用、文化、市场”的“七位一体”互动系统创新工程,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缓控释肥产业化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提供有效支撑。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在解读金正大的创新时曾有过十分精辟的概括:“金正大真正走出了一个创新发展道路模式,有几个要点是值得我们所有业界都要特别关注的。第一点是面向市场、贴近需求来组织创新。这是所有企业创新要选择的第一要义,金正大恰恰把握到了,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第二点是金正大整个创新是多方式、多种形式的创新。第三点是善于整合创新资源。金正大主动搭建创新平台,让创新资源在平台上发挥作用整合。第四点是着力于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第五点是金正大形成了一个创新文化。金正大整个企业视创新如生命,真正形成一个创新文化,这是一个企业真正步入创新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金正大引领中国缓控释肥产业高速发展,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实现全面超越,赢得了国际话语权,赢得了尊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年均发展速度超过30%,远远高于化肥行业2%-3%的水平;目前我国缓控释肥产销量已经达到世界60%以上,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创新,让金正大从产业“追赶者”迅速成长为世界水平的“领跑者”,在追赶、同行、超越的风雨兼程中,带领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获奖,是对前行者的激励,更是对后来者的昭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未来,成就梦想,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彰显中国力量。

来源:大众日报第4版 作者:陈宏坤 高海波 徐淑江 日期: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