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6

科技日报:加快关键领域科技创新 努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浏览次数:7067次
A- A+

  

加快关键领域科技创新 努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解析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

图为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左)和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右)向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山东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中)授牌。

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必须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提升综合国力和确保国家安全,加快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部长万钢

我国化肥无论是总量还是单位面积施用量在世界上都是首位的,但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都浪费流失掉了。如果我们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50%左右,一可以节约成本,二不污染环境,同时还提高粮食产量。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施肥方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这是肥料科技的进步。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我国肥料尤其是氮肥的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突出的现象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并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对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具有前瞻性,因为我们国家既要粮食高产,又要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

编者按 5月15日,在山东临沂举行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出席并为该中心授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该中心题名。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对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今天本报深入解析,为读者揭开组建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对缓控释肥这一新兴战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作用和意义。

建立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刻不容缓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化肥的需求将持续增加,然而在化肥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

集约发展程度偏低,产业布局分散。如我国复合(混)肥生产企业约3000余家,总生产能力超过2亿吨(实物量),但大多数厂家为年产1—3万吨的小厂,生产规模小、效益低,部分复合(混)肥厂的设备能耗和原料消耗巨大,市场混乱。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中低端产品比重较大。如单质氮肥、磷肥和低浓度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比例很大;复合化率较低,目前只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以及农业部提出的“到2010年化肥的复合化率要达到50%”这个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作物专用肥的使用比例更小。

行业总体产能过剩。2009年我国尿素产量5545万吨,过剩1000多万吨;磷酸二铵的产量在1045万吨,而国内消费量只有500万—550万吨,此外,复合肥产能过剩现象也非常严重。

缓控释肥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施肥模式,将给化肥、农业领域乃至人类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被称为“化肥工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和“施肥技术的一次革命”。因此,推广缓控释肥对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年,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缓控释肥技术发展迅速,已经研发出一批具有较大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为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缓控释肥发展存在总体研发水平较低、重复研发、研究力量分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速度慢等问题,在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发、成果集成和转化速度等方面,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就迫切要求组建“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一个适应发展形势的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提升我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水平,带动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实现产业现代化,推动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新型肥料技术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发展缓控释肥产业可以解决哪些重大关键问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提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粮食产量不低于5400亿公斤的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耕地面积有限和化肥增产效应降低的严峻现实条件下,必须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肥料增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因此,加速研究和推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缓控释肥成为有效途径。

促进新农村建设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投入最大的一项,占40%—50%。目前农民每年用于购买化肥的资金约3000亿元;同时,由于普通肥料利用率低,在作物生长期内需要追肥1—3次,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缓控释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首先,大量的试验示范表明,缓控释肥和普通肥料相比,等量施肥条件下,缓控释肥可实现作物增产10%—30%,节氮30%—50%的情况下不减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其次,缓控释肥能够实现作物生长期内一次施肥无需追肥,节约劳动成本,以农民每工50元/天计,每亩可节省30—50元;第三,由于缓控释肥能够实现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基本一致,减轻土壤环境恶化和减少作物根部病害,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第四,在保障同等有效养分投入的情况下,使用缓控释肥可以节约近30%的化肥使用量。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氮肥生产约占全国能源消耗的5%,每年氮肥在生产及施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如能革新化肥产业,到2020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约占全国能源领域减排目标的12%。缓控释肥作为一种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新型肥料,可将肥料利用率提高10%-30%。以2009年我国氮肥消费量2800万吨(折纯)为例,以平均提高氮肥利用率20%计算,施用缓控释肥可减少氮肥用量约560万吨,相当于节约1000万吨标准煤、65亿度电。同时可减少氧化亚氮排放折合二氧化碳约2000万吨。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是化肥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约有50%以上的氮没有被作物吸收而流失到农田外,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温室效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

研究表明,缓控释肥可降低氮素淋失48%—65%,从而减轻了氮素淋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富营养化;可减少氮素挥发与排放59.3%—93.0%,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施肥造成的温室效应。

发展低碳农业研究表明,缓控释肥施用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以缓控释肥代替传统氮肥,2009年可节约700万吨氮,缓控释肥应用可减少氧化亚氮排放约7万吨,折合二氧化碳排放约0.2亿吨,因此,发展缓控释肥是我国实现低碳农业的有效途径。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一五规划”、《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把缓控释肥列为重点发展和推广。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正是围绕国家产业需求,紧跟国际缓控释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的。

工程中心总体目标及方向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发展;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优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肥料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建成全国缓控释肥工程化技术创新中心、成果开发和示范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信息和合作交流中心;实现技术、效益、人才三方面良性循环;形成缓控释肥技术集散地和扩散源,加速技术转化和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通过研究开发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学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研究开发队伍,为地方培养一批掌握缓控释肥技术的推广队伍和管理队伍。

力争五年内建设成为缓控释肥领域提供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进行开放服务和技术辐射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终为推进我国缓控释肥研究、技术进步以及大幅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较大贡献。

工程中心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将根据国内外缓控释肥领域的发展趋势、国家新型肥料技术发展需求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结合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加强缓控释肥的研究,开发成本更低、控释效果更好的系列产品及其他新型肥料,组织联合攻关,重点解决行业关键性、前沿性的技术难题,集成完整的控释肥研究、生产、测试、应用和评价工程技术体系,带动企业在技术集成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创新,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全国化肥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对于促进缓控释肥研究与开发,改变化肥产品的构成和方向,促进缓控释肥技术工业的崛起,同时推动相关学科向高水平发展,促进国家化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及推动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心”的建立将形成出成果、出人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的良性循环局面。“中心”将建成为一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水平、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一流的工程实验条件、一流的管理运行机制的科技创新平台,最终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特写

超越梦想

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一家规模化生产缓控释肥的企业,拥有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直是金正大人的梦想。

“论规模,金正大是全国同行业第一;论研发力量、技术力量和市场占有率,金正大也名列前茅。但如果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正大就不能真正称得上是全国同行业的龙头。”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说。

2009年,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3年后,金正大决定申请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将申报工作作为当年集团一号工程。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行业中具有唯一性,因此其申报标准和流程要求非常严格。2009年9月,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过程的最后一次答辩在北京举行。在40分钟的答辩过程中,金正大以翔实的材料、科学严谨的数据,赢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这是几年来材料准备最好、答辩最好的一次。”

最终,金正大以企业类最高分名列第一名。2009年10月,国家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批复,同意依托金正大集团组建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列入2009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批组建项目计划。这是全国唯一一家缓控释肥行业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正大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按照政策规定,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国家将优先安排其承担相关重点科技开发任务,中心研发出的新产品、中试产品,将优先列入国家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和中试产品免税立项,并将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这意味着,今后在缓控释肥领域,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将在金正大进行,大批国家级顶尖专家将聚集金正大。

 

中国缓控释肥行业领跑者

——记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山东金正大集团

金正大集团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复合肥、缓控释肥及其它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

公司先后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北京控释肥研究院和美国新型肥料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完善的科研设施。公司与国内外4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的战略或科研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

近年来,围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控释肥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的研究,依托单位与国内外众多教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以及推广单位建立了广泛深入的科研合作关系乃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成果的转化率、转化速度、转化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金正大承担完成《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集团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2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77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去年,金正大牵头成立的“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通过科技部的审核和批复,成为我国首批开展试点工作的36家联盟之一。

金正大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及有关省市土肥站、农科院等30余家单位合作,在全国20多个省,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花生、烟草、果树、蔬菜、草坪、花卉等32种作物上开展缓控释肥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研究推广“良种+良肥”的配套方案,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与缓控释肥料的完美结合,保障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集团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为 “缓控释肥料研究与推广科技专家”,带领科技攻关队伍在缓控释肥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评价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掀开缓控释肥料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篇章。

截至2009年底,金正大已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在近百种作物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示范,示范推广面积2200万亩,并在美国6所大学和美国农业部3个实验站等共13个试验基地,分别对缓控释肥在水稻、马铃薯、苹果等作物上的肥效、养分利用率等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今后,金正大将按照科技部的要求,通过技术辐射,形成年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承担起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责任,为增强我国缓控释肥国际竞争力做出新的贡献!

 

缓控释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图为1978-2008年我国化肥施用量与粮食总产和单产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消费了世界35%的化肥。上世纪80年代,化肥的施用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50%,粮食总产与化肥用量同步增长,肥料的施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粮食的生产。但到90年代初,在化肥投入直线增长的同时,粮食单产增长缓慢,据统计,1978—2008年间,我国化肥使用量增长了5倍,而粮食总产量增长却不到一倍,不断增加的化肥投入并没有持续增加粮食产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肥料利用率降低导致增产效应下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缓控释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30%,以平均提高氮肥利用率22.8%计算,2009年可减少化肥需求量700万吨,2030年将可减少化肥需求量921万吨,缓控释肥使用后可大幅度降低肥料使用量。因此,缓控释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缓控释肥示范区玉米有效抗旱

吉林柳河县去年遭遇了百年大旱,但是,朱启文家施用缓控释肥的玉米示范田受灾轻微,收获时每亩产量达到了1800斤,比施用普通肥对照田多出500斤。

通过仔细观察玉米的根部可以看出,缓控释肥示范区玉米根系发达,固定根粗壮。

主要原因是缓控释肥养分释放是随作物生长周期而释放,可有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可有效促进作物抗旱性状。

缓控释肥肥效更加持久

河北吴桥县吴运祥种了10亩小麦对照示范田,通过对比看出,在同等施肥量的情况下,施用缓控释肥田与普通化肥相比,小麦叶色明显发绿,麦穗大,充分说明缓控释肥的肥效更加持久,后期不会出现脱肥现象。

小麦收获时,缓控释肥示范田每亩小麦产量达560公斤,而对照田收470公斤左右,吴老汉家增收近2000元。

缓控释肥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技术发展现状

1974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钙镁磷肥为包膜材料制出长效包膜碳铵,农田试验效果增产显著,但未形成规模生产。

20世纪80年代,缓控释肥料研究发展较快,国内开始尝试开展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肥料的研制工作,国内已有多家研究单位具备试制包膜肥料的实验设备。

1993年,山东农业大学经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已完成了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硫包膜、硫加树脂包膜等包膜缓控释肥的小试和中试,在养分释放控制、肥效等方面与日本相当,并优于美国的公司。

随着缓控释肥技术研究的深入,其产业化进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山东金正大集团等一批缓控释肥制造企业,这些缓控释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作及和谐共进使我国缓控释肥的研发、推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1948年,美国的K.G.C1art等人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缓释脲醛肥料后,缓控释肥料的研发经历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之前,研究方向主要为尿素-甲醛缩合物、聚烯类等作为包膜材料,肥料中掺杂其他难溶物、添加剂、抑制剂等生产缓释肥料。

20世纪80年代,缓控释氮肥开始走多元化道路,主要是对硫磺、聚乙烯、磷酸镁铵等作为包裹肥料膜材料方面的研究,以及关于包裹缓释肥料理论模型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有机高分子缩合物作为膜材料以及缓控释肥料的缓释机理研究等方面。

目前,缓控释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膜材料的研发、新型化学合成缓释肥料合成工艺方法的研究及新型缓控释肥料长期应用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等。

我国缓控释肥研发比国外起步晚,但具有后发优势。目前,国内缓控释肥的试验室研发技术多,但缺乏中试研究,产业化水平较低,许多成果和技术难以应用于生产实践,产业化进程缓慢。随着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将加快提升我国缓控释肥技术和产品的总体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与国外的同类研究进行竞争。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左常睿  日期: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