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奏响缓释肥发展最强音
2009年9月1日,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和山东金正大集团负责起草的我国首部《缓释肥料》国家标准(GB/T 23348-2009)正式颁布实施。这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而且也标志着我国缓释肥料产业将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缓释肥料生产企业和产品来说,国标是一道门槛,而对于整个行业、产业来说,国标是其发展的助推器。有了国标,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无疑将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行业发展将又好又快
——我国首部《缓释肥料》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现在,说到缓控释肥料,许多经销商就会想到能够使金鱼在放有化肥的水里自由自在游玩的那种肥料,它与传统速效化肥相比与众不同,具有长效、可控、缓释,其肥料养分不会一下全部释放,而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缓慢释放。那么这些特点,如何去检测、验证、鉴别?其依据是什么呢?2009年9月1日,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和山东金正大集团负责起草的我国首部《缓释肥料》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自此检测、验证、鉴别缓控释肥料有了标准,有了依据,无疑将推动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出台缓控释肥料国标十分迫切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由于缓控释肥料具有节约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特点,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但我国缓控释肥料质量标准还是空白,国内还没有一套相对统一的测定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参数的测试方法,不同单位之间往往根据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造成养分释放参数难以比较。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市场,从而造成优劣难辨,合格产品市场开拓缓慢。为此,如何确保我国缓控释肥料又好又快发展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关键课题。而国家标准就是解决这一课题的一把金钥匙,不仅可以规范市场,而且可以引导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因此,我国出台缓控释肥料标准十分迫切,缓控释肥料国家标准的出台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有关人士表示,此次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和金正大集团负责起草的我国首部《缓释肥料》国家标准起点高,其目的就是考虑到,我国缓释肥料行业刚开始发展,严格标准可防止鱼目混珠,使其向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同时,《缓释肥料》国家标准是以市场为导向,在科学性、前沿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全面细化,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保障与国际接轨,以提高我国缓释肥料在市场及贸易中的适用性。
2010年3月换包装,企业应早做准备
众所周知,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 3931-2007)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让人们真正清醒地认识到,缓控释肥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新型肥料产品,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春天。时隔不到两年,我国首部《缓释肥料》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被业内誉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无疑将引导行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国标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除了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负责起草的单位外,参加起草的单位还有山东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在今年的9月1日到2010年3月1日将实行双轨制,标准实施之日六个月后,市场上的缓释肥料产品外包装禁止标注HG/T 3931-2007。随之《缓控释肥料》化工行业标准废止;为此,有关人士提醒相关生产企业应提前做好执行新标准的准备工作。 只要叫缓释肥料就要执行国标
标准是产品技术质量的象征,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生产和流通商共同遵守的市场规则。《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的出台,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据了解,《缓释肥料》国家标准适用于氮肥、钾肥、复混肥料、掺混肥料(BB肥)等产品的所有颗粒或部分颗粒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缓释肥料。不适用于硫包衣尿素(简称SCU)等无机包膜的肥料,不适用于脲醛缓释肥料,也不适用于利用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技术延缓养分形态转化的稳定性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缓释肥料如硫包衣尿素等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作为国标起草人之一的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解释说,虽然上述的肥料不适用于国标,但如果标注为缓释肥料,就必须执行这一标准。同时,他还解释说,《缓释肥料》国家标准虽然为推荐性标准,但如果包装上打上国标的号(GB/T 23348-2009),就必须强制执行。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 刘刚: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规范国内外市场 此次出台实施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分别对缓释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有关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适用于氮肥、钾肥、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等产品的所有颗粒或部分颗粒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缓释肥料。为了让业内对新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近日记者采访了国标主要起草单位相关负责人——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刘刚,请他对新标准进行了解读。
国标是行业基本标准,旨在规范国内外市场
刘刚表示,目前国际上仅有缓控释肥行业标准,此次我国出台实施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是全世界第一个缓控释肥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缓控释肥行业的基本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他介绍,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品种、质量都有很大突破。在节约资源、实现环境友好、节能减排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也因为缓控释肥料的这些优势,国家现在高度重视缓控释肥料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由于缓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期较长,如何准确快速地检测和评价其养分释放规律以及其潜在的养分有效性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要出台一个规范的,符合目前行业发展需要的缓控释肥料国家标准。 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标准制定机构有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以及美国的公职分析家协会标准(AOAC)等,但他们对于缓控释肥料仍然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而与此同时,由于缓控释肥料价格比普通肥料要高,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对一些没有缓控释料效果的肥料,也冠以“缓控释肥料”的名义销售,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少量没有达到缓控释肥料标准的肥料还销往国外,出现烧苗等不良效果,对我国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造成恶劣影响。此外,国外同类产品也在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因此急需统一的评价缓释性能的方法和相应系列产品标准的出台,来规范国内和进口缓控释肥的质量,使其能有效规范的鉴定。此次《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实施对于规范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质量监督,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规范国际市场也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国标更具现实考量,体现行业发展与国际接轨
在解读过程中,刘刚也对行标和国标的区别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国标是在行标的基础上制定的,吸取了行标在实行过程中的经验,对缓释肥在测定过程中的具体指标和要求作了一些修改,更具有现实的考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和行标相比,国标的名称发生变化,行标的名称是《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而国标则改为《缓释肥料》,这一改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因为名称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标准的使用范围。对此,刘刚作出解释,他说,自《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实施后,有观点认为标准的名称和适用范围不匹配,建议按类型分别定标准,但在征求意见工作会议上很多代表认为目前缓控释肥料市场的混乱类似二十年前的复混肥料市场,应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来进行规范,否则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产品以现行国标或行标以外的产品名称按企业标准进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广大农民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利益很难得到保护。
但是,国际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现行标准中只有缓释肥料的术语和定义,还没有控释肥料的定义,日本也称缓效性肥料,只有IFA(国际肥料工业协会)有缓释和控释的定义。在ISO《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中对缓释肥料的定义,是指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按照制作过程将缓释和控释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比如尿素和醛类的缩合物,被称为缓效或缓释肥料;另一类是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被称为控释肥料。但在美国和欧洲的官方机构和文件中,缓释和控释肥料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和界限,将这一类肥料统称为缓控释肥料,执行同样的标准。
据刘刚介绍,国内学术界对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界定标准是:缓释肥料是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其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着时间而缓慢释放的化学肥料;控释肥料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一致的化学肥料。
从技术上讲,控释肥是缓释肥的高级形式,由于目前没有《控释肥料》相关标准,控释肥可以按照《缓释肥料》国标执行,他们也在考虑下一步会尽快制定《控释肥料》的国家标准。正是综合多种因素,起草小组经讨论拟将国家标准名称定为《缓释肥料》,术语和定义与ISO和CEN一致,这不仅是出于未来让标准执行范围划分更细的考虑,同时也是我国缓控释肥行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体现。
其次,国标中关于产品一些具体指标要求也有所放宽。譬如,国标的核心指标是缓释肥料在25℃静水中浸泡24小时初期养分释放率小于15%,28天累积养分释放率小于80%,在标明的养分释放期内累积释放率大于80%。而在行标中,28天累积养分释放率标准则为75%。这使得企业在生产缓释肥产品过程中更容易达到标准。刘刚认为,做出这样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国情,将指标放宽有利于企业对发展此类肥料的积极性,使得缓释肥料在我国更健康地发展。
再次,行标中,对磷元素释放量的测定也有具体规定,而国标中不再提及磷的相关内容。刘刚解释,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有很大部分观点认为缓释肥料的核心是对氮的缓释,而缓释磷肥则意义不大。因为虽然缓释磷肥也能提高磷的利用率,但考虑到大多数一年生大田作物,需磷的临界期是在苗期或作物生长前期,缓释会影响到临界期对磷的吸收;此外磷肥在土壤中稳定性较强,虽然当季利用率仅为10%~20%,但剩余磷肥并没有大量随水土流失或挥发到空气中,在下季或连续2-5季作物中可以连续被作物吸收,有试验证明磷肥的多季连续利用率可达到60%以上,因此与氮的易损失相比,磷的缓释在大田作物上就不太重要,但在一些盆栽或基质栽培的植物上,缓控释氮、磷、钾复合肥还是必需的,成本也相应地增加。
此外,他还对缓释钾肥也做了补充说明。因为大多数一年生作物最大需钾期是在生长中后期,例如烟草、棉花等作物,生长后期需钾量大,土壤供应强度往往不足,需要在中后期追施钾肥,但在生长旺盛期追肥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因此从某些作物生长需求上考虑,发展缓控释钾肥还是很有必要的。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缓释肥的生产成本,国标中删除了缓释磷肥这一类别及其相关的内容,但在含磷缓释复合肥中,磷依然是缓释养分,但在计算缓释养分释放率的时候,只以缓释氮或缓释钾计算。
行业规范逐步完善,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据刘刚介绍,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涌现了诸如金正大、汉枫、首创等一批优秀的缓释/控释肥企业,他们的产品适用于这一国标,同时经检测这些企业生产的缓控释肥料产品的缓释性能符合国标的规定。虽然我国缓控释肥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我国缓控释肥的研发技术及包膜设备已经居世界前列,但是产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接下来,国家一方面要加快缓控释肥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还要加速产业各类标准的制定,保证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在行业规范方面,除了目前已发布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硫包衣尿素》行标外,有关单位正在陆续起草制定脲醛缓释肥料、含抑制剂型的稳定性肥料等行业标准以及《硫包衣尿素》国标。可以说,现在发布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在以后的缓控释肥的标准化工作上,国家将针对缓控释肥料的种类、控释机理的不同和性状表现的差异性,分门别类地建立标准和相应地测试方法。在发展过程上体现为逐步完善,各个击破,对于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趋于成熟的产品类型,优先出台行业标准,评价标准成熟一个就发展一个,通过共同努力逐步建立和健全缓控释肥料的标准,使标准能对规范行业、规范市场起到更大的作用,从而引导缓控释肥行业更健康快速地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
国标出台标志缓释肥产业初步形成 《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的出台是缓释肥料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型肥料——缓释肥产业初步形成的象征。
国标颁布是众望所归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有关缓释肥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尽管国际上对于缓释肥料有着严谨的定义和基础研究的支撑,各类产品的标准早已制定和应用,但是我国尚处空白。实际上近10年来,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和德国的同类产品已经占据了我国花卉草坪设施栽培业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理论技术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我国缓释肥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为了规范缓释肥料生产、流通和加强市场监管,国内制定缓释肥产品国标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的关怀下,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从科学性、前沿性、可行性的角度审视,参考了国际先进缓释肥料科学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缓释肥行业的发展实际,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和有关农业大学、农科院所及热心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历经3年时间初步制定。
《缓释肥料》名称的解读
在国标中首先对于缓释肥料和缓释养分下了明确定义。缓释肥料(slow release fertilizer),是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其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着时间而缓慢释放的化学肥料。缓释养分(slow release nutrient)是缓释肥料中具有缓释效果的氮、钾中的一种或两种养分的统称。而且采用初期养分释放率、累积养分释放率和养分释放期等参数表征缓释性能和界定范围。这是用于区别其它缓释肥料品种的。然而,国内包括应用、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内,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存在随意套用缓释肥料这一概念的情况。实际上《缓释肥料》不是一个“望文生意”的流行概念,更不是推行新型肥料产品的一种销售理念,而是一类承载了肥料高新技术的具体产品。
纵观国际高附加值肥料市场,缓释肥料是一个大类集合名词,囊括了脲醛类微溶性氮肥;有机高分子材料包膜和无机材料(如拘溶磷、硫等)包膜的三大类肥料品种。三类肥料由于缓释机理不同、制作技术不同,产品的缓释性能与特征都不同,表现在检测方法与指标上也不相同,进而它们的配套施用技术与要求也不相同。在指标不能统一,量化参数不尽相同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统一的《缓释肥料》标准是不科学的。因此,要针对具体缓释肥品种,选择恰当的指标体系分别建立。《缓释肥料》国标体系最好是按二级标题命名。同时,既要注意与国际现行标准接轨;又要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地量化指标,才是制定缓释肥料产品国家标准的基本原则。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本国标适用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包膜的一类缓释肥料。
应优先开发缓释氮肥和应用部分缓释肥产品
此外,国标中还对部分缓释肥料的定义和标准进行设立。所谓部分缓释肥料,是指将缓释肥料与没有缓释功能的肥料掺混在一起而使部分养分具有缓释效果的肥料。
从目前缓释肥在美国和西欧的消费结构来看,农用比重仅占8.7%和13.8%,也就是说,完全按照国际市场发展缓释肥料的路径与使用状况,期望靠它成为解决我国当前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一项有力措施,尚需要寻求发展策略。目前,能否将此类产品广泛用于大田作物,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价格高居不下的问题。在日本缓释肥料有91.4%用于农业,主要是该国对农业(如稻米生产质量)实行特殊保护政策的结果。在国际上不属于普遍现象。
为此,我国优先开发缓释氮肥和应用部分缓释肥产品是一项可行的对应策略。从氮磷钾肥料三要素比较分析看,氮肥的消费量最大,损失率也最高。以尿素为例,在20℃的土温条件下,施入土壤后会在一周时间转化为铵态氮;10天时间转化为硝态氮,硝态氮移动性很强、易遭淋失或反硝化损失,这就是常规化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今天集约化农业发展要求施肥次数少,单次施用量过大,必然出现前期烧苗后期脱肥的普遍问题,作物经济产量不优化,同时,大量氮素进入水体与大气,对环境造成威胁。所以,我国首先要把氮肥通过缓释化技术控制起来,达到降低施用成本和提高利用率的最终目标。此外,为了保证粮食等大田作物的施用效果,国标中也对掺混肥中缓释养分的最低标准进行规定,更好地促进了市场规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徐秋明:
缓释肥标准需在实践中补充完善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强制性的缓释肥标准,也仅有我国出台了缓释肥国家标准。那么,现在的国家标准是不是完善,还存在哪些争议,在实行国标时,还需注意哪些问题?我们也采访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秋明。
我国出台国标是国情所需
徐秋明解释说,缓释肥标准的制定非常复杂,因为和其他肥料相比,缓释肥料的种类很多,缓释原理各不相同,缓释材料各异,特别是我国不断地出现各种新品种缓释肥料,缓释肥料的测试方法和检测标准的建立非常困难,这可能也是国际上没有强制性标准的原因之一。
而我国之所以努力制定《缓释肥料》国标,和我国的农资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是世界上化肥生产和施用的第一大国,虽然我国缓释肥料的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但缓释肥料产业化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由于缓释肥料在使用时的突出肥效和对环境友好优势,既可以节约肥料,也可以降低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当前我国政策和国情,使得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上马生产和研制缓释肥料,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有的各种缓释肥料我们基本都能够生产,还有许多新的创造发明,国内现在形成了百家争鸣,开发研制缓释肥料热潮,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是没有过的。此外,虽然目前缓释肥料的状况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带来了缓释肥料市场的混乱,一些没有缓释效果的肥料也打着缓释、控释的旗号在市场上销售,严重的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缓释肥料生产厂的利益。不同于一些发达国家可以依靠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来规范市场,我国市场监管主要还是靠相关部门强制执行。因此,在现阶段,我国要想规范市场,必须要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也可以减少国内伪劣产品出口,树立我国产品的良好形象。
国标测定方法仍存争议
据了解,国标出台之后,目前业内针对国标内容也存在一些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对肥料的测定方法上。
争议之一是肥料缓释养分量用水泡法测定是否合适?一些专家认为,在实际操作时,庄稼是种在土里,而在水里测定养分缓释效果,可能会和实际施用情况有差别。对此,徐秋明认为,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现在国际上基本达成共识,如果是通过高聚物包衣来实现缓释效果,那么此种肥料在水里的释放情况和在土里是差不多的。虽然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在土里测定的结果更严谨,但相对操作也更加复杂。因此,在作为标准广泛开展实施的情况下,如果是高聚物包衣的缓释肥料,用水泡法来代替在土壤环境中测定,基本已经可以达到所要求的测定准确性,但也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缓释肥料则不太适合用水泡法来进行测定。
争议之二在于,标准中涉及到缓释肥料养分的浸提,不仅有在25℃标准环境下的测定,还有分别在40℃和100℃下的相关测定,在实际检验中,更多使用的是在40℃和100℃环境下做相关测定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因为这样肥料释放速度快,能够更快地得出测定结果。而徐秋明则认为这种相关温度的测定方法不够严谨,因为不同包膜材料受温度影响不同,比如同样从25℃环境转入40℃环境,有些包膜材料的缓释肥肥效释放速度可能提高了8倍,而另一种包膜材料的肥效释放速度却提高了6倍,所以这种测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造成的误差也比较大。但考虑到对于一些缓释肥效期非常长的肥料来说,完全用常温检测也不太现实,因此在国标中除了有标准检测温度外,还有两个相关检测温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
从目前来看,在制定国标过程中,已经尽量注意到兼顾测定的准确性和易于操作性,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因此,徐秋明建议,对于一些标准中没有涉及到,而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的问题,也只能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解决,通过追加补充条款或是制定新的标准来加以完善。
国标或可适用现有控释肥
一直以来,缓控释肥料因为在国际和国内没有严格和权威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导致国内外关于缓释肥料和控释肥的区分存在很大争议。在国标实行过程中,控释肥是否执行缓释肥国标也备受关注。徐秋明认为,从目前我国控释肥发展程度来看,也应该适用国标。
据徐秋明介绍,在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编写的“肥料手册”中对缓释肥料和控释肥料的定义为:缓释肥料,即一种肥料所含的养分是以化合的或以某种物理的状态存在,以使肥料养分对作物的有效性延长;控释肥料,即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具有微溶性,以使它们作物整个生长期均有效,理想的这种肥料应当是肥料的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一致,微溶性可以是肥料本身特性或通过包膜可溶性粒子获得。美国植物养分管理署(AAPFCO)和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将尿素与醛类化合物的缩合产物生产的肥料称为缓释肥料,包膜和包裹肥料称为控释肥料,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等肥料称为稳态肥料。
目前国内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受到业内人士的热切关注,研制生产的缓控释肥料品种很多,肥料缓释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且不断有新型缓控释肥料出现。业内也对缓控释肥料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标准。但徐秋明提出,从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来看,虽然很多产品都标注为控释肥,但肥料的控释效果是和土壤温度、水分都相关的复杂过程,目前技术尚有欠缺,在国内现有的缓控释肥产品中,也只有高聚物包衣缓控释肥从一定程度上可称为控释肥。
而鉴于在缓释肥国标中已经明确标出,缓释肥国家标准并不适用于硫包衣尿素等无机包膜的肥料,也不适用于脲醛缓释肥料,以及利用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技术延缓养分形态转化的稳定性肥料。所以,徐秋明认为,虽然国家标准命名为缓释肥标准,但实际上适用于国标的产品范围非常小,基本也仅适用于高聚物包衣的缓释肥产品,也就是现阶段可称为控释肥的产品。因此,他认为现阶段我国生产出的控释肥产品也应该适用国标。但他也同时指出,随着肥料控释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其他一些更先进的控释肥产品,这当然也需要根据国内外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的建立各种新的检测标准,来解决新型缓控释肥料的市场规范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李家康:
应积极开发成本低、效果好的缓控释肥料
虽然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技术先进,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国家对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随着其产业化的发展以及《缓释肥料》国标的实施,可以说,我国缓控释肥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缓释肥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缓控释肥产业的成就有目共睹,缓释肥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首部《缓释肥料》国标的出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国内现有的缓控释肥产品类型主要分为硫包衣、树脂包衣、肥包衣和其他有机物包衣肥料等。目前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有金正大生产的硫包衣、树脂包衣和硫磺加树脂两层包衣缓控释肥料,北京首创新型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树脂包衣、脲醛树脂包衣肥料,以及加拿大汉枫公司生产的硫包衣缓释肥料,还有其他一些含抑制剂的长效肥料等。
李家康表示,在现有这些缓控释肥料产品中,高聚物包膜缓控释肥和硫包衣缓释肥的效果比较好,基本都可以达到缓释的作用。效果最好的是高聚物包膜缓控释肥,因为它不仅能起到缓释的效果,还能达到控释的效果。据他介绍,就国内目前所掌握的技术,通过对包膜厚度和材料的调整,基本可以实现肥效释放曲线和作物需要养分规律一致,虽然说完全一致目前还做不到,但现在水平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开发研究的外层高聚物包膜,内层硫磺包膜的双层包膜技术,其生产成本低,而实际应用效果和全树脂包膜肥料基本相当。可以说,国内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不同缓控释性能的肥料需要。
国内缓释肥市场规范还需时间
虽然工艺先进,但和其他肥料相比,缓控释肥产品仍然属于新型肥料。李家康认为,缓控释肥料市场的规范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缓控释肥的企业技术水平参次不齐。一些龙头企业技术先进,产品可以达到很好的缓控释效果,但也有一些规模较小,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的企业,生产出的缓控释肥料虽然也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但是还达不到国标的要求。
二是包膜肥料包膜稳定性,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包膜缓控释肥性质不稳定的情况,即便是技术先进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有这一问题出现。李家康分析,性质不稳主要是和包膜厚度以及包膜均匀度有关,这可能是由两个因素所致,一是技术缺陷,由于设备或技术跟不上,生产出肥料厚度不均匀。二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意减少包膜材料的用量。而李家康认为,根据业内很多专家的介绍,国内生产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则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此外,从市场监管来看,也存在着监管漏洞。一些地方出现没有缓控释效果的肥料打着缓控释的旗号销售,执法部门也不严格执法,放任自流,使得市场产品良莠不齐。而且,从市场监管的硬件条件来看,目前也并不完善,因为检测缓控释肥对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要求都比较高,需要设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来进行,目前的条件很难达到。他认为,虽然《缓释肥料》国标已实施,但我国缓控释肥市场还需要一个调整期才能走上正规。
发展经济适用性缓控释肥
经过大面积的宣传推广,缓控释肥已经比较广泛地被应用于大田作物上,但价格较高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家康指出,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在缓控释肥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还在不断地改进技术,在包膜材料的选择上也加强研究,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创新和突破,开发出更多好的缓控释肥产品。
同时,李家康也提出,在现阶段发展缓控释肥,不仅要追求技术先进,更要想办法降低成本,发展经济型缓释肥料。他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发展缓控释BB肥。因为BB中可以既含有普通速效肥料又有缓效肥料,这样既能提供作物前期生长所需养分,又能保证后期不脱肥,非常符合作物生长实际需要。现在一些厂家大力发展的水稻、玉米以及小麦专用肥等就属于缓控释BB肥,即是用缓控释尿素和普通复合肥掺混,再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土壤、不同作物设定出科学合理的原料配比,实用性非常强。更重要的是,发展这种肥料,还可以降低缓控释肥的成本。如果将肥料全部制成缓控释肥,则成本要比普通肥料高出700—800元,而制成缓控释BB肥则高出200—300元左右,因此,从经济效果来看,发展缓控释BB肥更容易让市场接受。
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金正大集团参与《缓释肥料》国标起草
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行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速,缓控释肥料生产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科研机构从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70多家企业从事缓控释肥料的生产。尤其金正大集团作为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备受业内关注,然而,近年来金正大集团并没有埋头只是发展自身,而是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参与有关缓控释肥料标准制定,为带动行业发展不懈努力着。金正大集团为何要参与制定标准?国标实施对于企业来说有何意义,对于缓控释肥料产业化来说将有何作用呢?近日,记者采访了金正大集团有关人士。
促进缓释肥料普及推广于大田作物
据了解,由于缓控释肥料技术的复杂性,目前世界各国并无一个国家制定出国家标准,在欧美国家,生产实力强的缓控释肥料生产企业起到了行业先锋作用,他们通过不断研制更新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品质标准,影响全球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发展。专家们认为,我国缓释肥料标准的制定也应确立企业的核心作用。我国政府也强调,大力引导相关企业,特别是在行业中技术、规模和效益领先的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作为我国缓控释肥料生产龙头企业,金正大集团清醒地认识到,要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就必须熟悉整个市场的规则,而国家标准就是这些规则的集中体现。同时,企业要发展,行业要发展,也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金正大集团将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作为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重点研发用于大田作物的缓释肥料是该领域的重要目标,是产品发展方向。为推动国家标准的顺利出台,金正大集团以开放、合作的方式,广结同盟,利用研讨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政府研究机构、专家、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民等各届人士提出的诸多建设性意见。为验证产品核心技术的稳定性,金正大集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室内肥料释放试验、盆栽与田间试验,用不同作物验证肥料效果,再利用试验提供的信息,反馈指导改进工艺,摸索出了最优的包膜工艺条件,这即是国家标准中最核心技术标准。为使缓释肥料的养分控制性能达到既定标准,金正大集团全力将试验普及推广到我国大田作物,为缓释肥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翔实的科学数据,保障了国家标准的实用性、适用性。
同时,金正大集团多次组团到欧美及亚洲等一些国家,考察了各国缓控释肥产品政策、市场、技术以及各国缓控释肥标准情况。标准起草小组先后考察了日本、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缓控释肥的发展及市场开发情况,国家标准借鉴了国际先进缓控释肥科学评价体系,并结合了我国缓释肥料的发展实际,从而保障了标准的“科学性、前沿性、可行性”及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适用性。
进一步加快缓释肥料产业化发展步伐
国标的实施对于整个行业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金正大集团总裁助理陈宏坤深有感触地说,国标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化发展步伐。
他分析说,虽然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其生产成本较高以及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等问题却一直制约着产业化发展步伐,市场推广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快,尤其大面积推广应用于我国大田作物仍需要企业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他说,9月1日《缓释肥料》国标的实施,一方面将使企业整个生产流程有了标准化作业来实现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缓控释肥料大面积推广应用于我国大田作物将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缓控释肥料市场将得到规范和净化,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随着《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和与国际接轨,标准将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进步
标准的成功制定,再一次明确了金正大集团在国内缓控释肥料行业的领先优势,展现了金正大集团雄厚的技术实力,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无疑也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据介绍,技术无疑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金正大通集团过参与标准的制定,提高了企业研发能力。特别是在缓控释肥料的研发生产过程中,金正大集团先后成立了山东省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控释肥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从而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和全国12个省农科院等30余所科研院校以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10家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聘请了袁隆平院士、朱兆良院士等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作为公司的科技顾问,共同致力于缓控释肥的研发、试验与示范,在此基础上,金正大集团配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11个省土肥站以及各地邮政物流系统,在全国20多个省广泛开展缓控释肥的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推动了农业与化肥产业的一场“生态革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金正大集团总裁万连步告诉记者,《缓释肥料》国标的实施更加坚定了企业发展缓释肥料的信心,相信我国缓释肥料产业化发展将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国标让农民更信赖缓释肥料
——来自市场推广的声音
自9月1日《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公布实施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虽然六个月后,《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 3931-2007)才会正式被禁止在缓释肥包装袋上出现。但新标准的出现,除了让业内专家、生产缓释肥的企业所关注外,经销商的反响又是怎样呢?
国标促进缓释肥销售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很多经销商和企业的销售人员表示,他们一直很期盼《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的出台。因为经过国家标准检验合格的缓控释肥产品,等于给了农民一份肥料效果的承诺书,更有利于缓控释肥料的推广。 金正大集团品牌总经理李华波告诉记者:“毕竟和普通复合肥、尿素相比,缓释肥料是近几年来才更多的进入农民视野。作为新型肥料,过去很多农民都会质疑肥料的缓控释料效果,认为仅仅只是厂家宣传的噱头。国标出台之前虽然也有行业标准,但农民更相信国字头的权威性,有了国家标准,就可以明明白白让农民看到缓控释肥料的效果是经过国家检验认证的,让农民可以放心购买。”
据了解,目前在基层推广缓控释肥料遇到的障碍,除了农民质疑肥料效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缓控释肥料价格比较高。因此,国标除了可以对缓释肥效果做权威的保证,也让经销商可以在肥料价格方面给农民更好的解释。安徽省阜南县金海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就表示:“以前由于缓控释肥料的技术含量较高,一般情况下都会比同等含量的肥料高出好几百块钱,所以在销售时,农民会认为价格偏高,过去经销商再怎么宣传缓控释肥价格高,是因为技术含量高、效果好,但口说无凭,农民购买的意愿都不是很强,而现在则可以拿着国标对照着一条条核实念给农民听,农民知道缓释肥料确实是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肥料,接受度也大有提高,对打开农村市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标震慑假劣缓释肥
农民质疑肥料的效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种是一些农民是刚刚接触缓释肥,在传统思维影响下,他们质疑肥料效果是必然的,但这部分农民只要用过合格的缓控释肥料后,一般都会比较信赖,产品的认知度也会随之提高。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因为,长久以来在一些市场出现了假冒伪劣缓释肥产品,以假当真、以次充好,扰乱了市场。而使用了这些假冒伪劣缓释肥的农民,连带着对所有缓控释肥产品都不再相信,给整个缓控释肥料行业带了恶劣影响,这也让经营正规缓释肥产品的企业和经销商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据李华波透露,在国标出台之前,虽然有《缓控释肥料》行标,但很多地方执法部门大多是用复合肥的国家标准来在检查缓释肥产品,只检查产品的含量达不达标,而完全忽略了缓释功能,给很多冒充缓释肥的制假售假者可趁之机。而此次国标的出台,缓释肥有了严格执行细则,这样一来,一旦检查,必定会给制假售假者以重创,对规范市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朱军则告诉记者,从今年初开始,安徽省阜南县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缓释肥也减少了很多。他猜测,可能和去年他们就在市场上广泛宣传国标要出台,这些不法分子心虚,不敢再经营下去有关系。他相信,随着国标的实施,市场将得到规范和净化,将促进缓控释肥大面积推广应用。
国标宣传还要加强
虽然国标作用已经初显,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基层对缓释肥标准的普遍关注度并不高,目前对国标有所了解的大都是经营缓控释肥料的经销商,而且还是缓释肥料厂家大力宣传的结果,而不经营缓控释肥料的经销商对此则几乎一无所知。更有甚者,一些基层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清楚国标的具体内容,在执法过程中,还需要经销商告之。 对此,一些经销商提出,国标的出台肯定对规范行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如何才能保证国标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下去,这也是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朱军提出,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从多方面加强宣传国标的出台,让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农民了解国标,从而发挥全民监督的作用,让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无所遁形,从市场消失,给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关链接
《缓释肥料》国标核心指标:
缓释肥料在25℃静水中浸泡24小时初期养分释放率小于15%,28天累积养分释放率小于80%,在标明的养分释放期内累积释放率大于80%。
产品按核芯种类分为缓释氮肥、缓释钾肥、缓释复合肥料、缓释复混肥料、缓释掺混肥料(BB肥)等。部分缓释肥料,缓释养分为单一养分时,缓释养分量应不小于8.0%,缓释养分为氮和钾两种时,每种缓释养分量应不小于4.0%。
简易鉴别方法:
可将缓释肥料和普通复合肥分别放在两个盛满水的玻璃杯里,轻轻搅拌几分钟,复合肥会较快溶解,颗粒变小或完全溶解,水呈混浊状,而缓释肥由于溶解缓慢,水质清澈,无杂质。其次,缓释肥料的核心是速溶性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将剥去外壳的缓释肥放在水中,会较快溶解。若剥去外壳不溶解的,是劣质肥料或假肥料。
不能根据颜色辨别缓释肥。有些厂家仿冒缓释肥料颜色,把普通肥做成与缓释肥料相同的颜色,如果放在水里肥料脱色,水质浑浊带色,也不是缓释肥料,真正的缓释肥料外膜不脱色。
对于掺混型缓释肥(通常情况下,缓释肥料所占比例不少于30%),可将其中的缓释粒子分拣出来按以上方法鉴定。
来源:2009年第十期 中国农资-特别策划 作者:张琴 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