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7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化肥产业振兴的临沭样本

浏览次数:7560次
A- A+

  民企迅速壮大,现在临沭的化肥产业集群里已经看不到国企的身影
  高峰站在长长的车队中间,百无聊赖。“今天肯定是没办法往回赶了,本来运费就不高,这样下去就挣得更少。”高峰是来自江苏泰兴的货车司机,专运缓控释肥生产原料磷酸一铵。一车30吨,一个月送20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货方山东金正大集团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来自湖南河北的运肥车、江苏的送料车在厂门口往来穿梭,生产车间内,工人24小时连轴转。
  “我们这里是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眼下正是春季用肥的时节,肯定很繁忙。”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高义武告诉《望东方周刊》。
  山东临沭县是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中唯一一个化肥产业集群所在地。其火爆境况,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下,似乎是个异类。
  2008年我国尿素产能约6100万吨,产量约5600万吨,而国内需求约4600万吨;磷酸二铵的产能约1300万吨,产量约800万吨,而国内消费量为550万吨左右。
  “产能过剩问题不容回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淑兰说。
  这个产业集群里已无国企身影
  金正大集团就是山东临沭化肥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
  这家集团成立于1998年,当年就建成了一条年产10万吨化肥的生产线。通过次年举办的经销商大会,这个公司打出了品牌,用两年多完成了原始积累。
  2002年的法国、德国、荷兰之行,公司董事长万连步首次接触到了缓控释肥,但国外的化肥公司却讳莫如深,拒绝他们参观,不愿介绍其生产设备及工艺。
  幸运的是,在2003年全国新型化肥开发研讨会上,万连步再次接触到了让他念念不忘的缓控释肥。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当时已经花费了8年时间研制出产品,并且进入中试阶段。实验室产品完全达到国外产品水平,有些指标还好于国外产品。
  2006年3月,金正大集团第一条缓控释肥生产线正式投产,当年底二期工程完工时,金正大的产能跃居亚洲第一。
  “国外对我们是封锁的,所以我们的设备完全是自主设计,当然也从来不向社会公开。”高义武说。
  金正大集团厂区对面,一个年产60万吨的缓控释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投产后,金正大将稳居缓控释肥全球头把交椅。
  临沭是山东临沂的下辖县,不通火车、不靠海,出租车的起步价仅2元。然而就是这里,2007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复合肥产业基地”,2008年被评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我们这里虽然不靠海,但距离临沂火车站只有10多公里,距离全国最大的化肥原料码头连云港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距离全国最大的铁矿石码头日照港也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临沭县长助理、肥料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家合告诉《望东方周刊》。
  “临沭其实没有生产化肥的传统,1992年开始才有了一些小厂,之所以能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我想是因为县里当时实在没有可以倚仗的产业,化肥产业虽然也不成气候,但还是透出一些希望,于是就当作正事来抓。”金正大集团营销总监李华波说。
  “国家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倡企业兼并重组,其实我们早已经这样做了,复混肥企业已由过去的近百家减少到现在的28家,年生产能力由3年前的80万吨提高到800多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刘家合说。
  “主要依靠市场手段优胜劣汰,政府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直接关停。在这个过程中,民企迅速壮大,现在的产业集群里已经看不到国企的身影。”刘家合告诉本刊记者。
  烦恼依然存在
  “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我们今后将选定10家企业作为扶持重点,在推荐贷款、供应土地、并购企业、推介上市等方面优先安排。”刘家合说。
  他认为,临沭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壮大,面临的不光是扶持政策难题,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也要进一步加强,应该充分利用生产许可等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像山东省质监局3万吨以上的产能就能批准,我们掌握的标准已经提升到了30万吨。”
  让刘家合烦恼的是省里的态度,近来只是频繁提及个别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不够重视。
  “省里确实计划重点扶持8家龙头企业,但也确定了5个产业基地,其中就包括临沂。”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会长杨春升告诉本刊记者。
  事实上,杨春升的烦恼也不少——此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没有把山东作为基地。“化肥产业现在有拼命往原料基地靠的倾向,说是为了减轻运输压力。但原料基地并不是粮食主产区,生产出来的化肥还是要运往河南、山东这些地方,对运输造成的压力并不能减轻。”(有删节)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冉   山东济南、临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