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中国工业新闻网:万连步:化解化肥产业突出矛盾

浏览次数:1425次
A- A+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 2018年3月5日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化肥工业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但当前化肥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产品结构和农化服务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肥料当季利用率偏低、技术创新能力和节能水平仍待提高,对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支撑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产业上下游携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行业解决现有矛盾、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惟一出路。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带来了一份深入推进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万连步介绍,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化肥产业自身也努力转型升级,寻求行业发展的突破口。为了摸清行业家底,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下,金正大集团携手七家单位共同发起,组织了300余人次,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和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全国14省区、化肥上下游300余家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种植户进行了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

  万连步表示,通过相关部门和企业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当前肥料企业产能利用率仍不足,半数以上的基础肥料企业在盈亏平衡线以下;新型肥料受到热捧,但推广困难重重;围绕成本领先的技术创新兴起,智能工厂加快推进;部分企业大踏步推进农化服务,但仍有待深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部分企业已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着产业政策协调性不足,化解过剩产能有心无力,行业创新协同能力不足,新型肥料标准滞后市场相对混乱等现实问题。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万连步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化肥产业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加快落后产能淘汰。以政府委托行业协会的形式,加快制定准入门槛,制定科学系统的技术系列,提供权威的技术准入清单,以此作为核准新项目、评估老项目的关键指标之一,也将其视为政策区分“支持发展”、“提升优化”、“淘汰落后”的重要评判依据。以科学指引产业创新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明确支持引导龙头肥料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其进一步发展壮大;支持行业内、产业链间的联合与协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优化完善环保政策,避免“一刀切”,使其更加制度化、合理化。

  二是将新型肥料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当前新型肥料产量占整个肥料产业的比重仅为10%左右,但新型肥料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已经充分彰显出无可比拟的活力和潜力。建议出台优惠政策,成立专项基金,对新型肥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给予政策护航和资金支持。国内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可以探索将土壤调理修复剂产品及技术纳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序列作为这项工作的突破口,再逐步向其他成熟的大类品种扩散,成熟一类增补一类。

  三是支持新型肥料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鼓励以问题为导向,加快高效、生态、节水、保地的优质功能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对企业在研发配套资金、产品生产、运输、税收等方面给予多方支持。建议新型肥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实行税收减免;通过提供专项资金和税费优惠等措施,促进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协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改革新型肥料登记制度,对业内各方面资质较高的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证”,简化登记手续或免于登记,破解“一品一证”管理带来的登记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同时建议加快制定新型肥料的相关标准体系,为技术和产品创新、新型肥料使用、市场监管等提供参照指引。

  四是鼓励支持化肥企业多元化发展。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大、要求高,肥料企业开展农业服务,大多采取示范带动的方式,通过示范连点成片。建议对于经过验证测评的示范成果,主管部门可主导大范围推广应用,并设计出合理的利益分成机制,让主导示范的化肥企业在推广普及阶段也能有所获益。对化肥企业在农化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各种来源于农业实际、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具有特色的农化服务创新活动,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资金奖补等方式鼓励化肥企业开展此类活动。鼓励支持有实力和技术优势的化肥企业进行土壤调理修复、耕地质量提升。建议从资金、政策、项目等多方面,引导支持化肥企业向农业产业链的终端延伸,培育农、化一体的“大农业”发展业态,打通肥料和农业的产业界限。

地址:

http://www.cinn.cn/xw/chanj/3849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