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7

科技日报:以色列现代节水农业见闻

浏览次数:2067次
A- A+
只有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品尝醉人美酒
——以色列现代节水农业见闻 

图为在以色列街边绿化带中铺设的滴灌设备。

    车在通往内盖夫的公路上飞驰,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偶尔闪过贝都因人的帐篷和骆驼,成为荒漠恶劣严酷环境中唯一的风景。
    这是不久前记者随金正大集团举办的“国际水肥一体化培训交流活动团”,赴以色列参观考察现代化节水农业途中的一幕。
    经过三个多小时车程,我们一行从美丽的海滨城市特拉维夫来到内盖夫荒漠的腹地。
    当汽车从公路上转下来,眼前的景色赫然不同:在荒漠中,联结成片的现代化温室种植大棚在阳光下闪着光芒。这里就是著名的以色列阿拉瓦(Arava)沙漠农业研究开发中心。
    犹太人有句名言: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品尝醉人的美酒。在阿拉瓦,以色列人用他们辛勤的劳动和聪慧的大脑,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的神奇变化:没用国家输水管道中的一滴水,仅靠年均25到50毫米的降水和一些微咸水,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咸水淡化等一系列现代农业节水高技术,仅有3400多人的阿拉瓦地区,生产了以色列60%的出口蔬菜和10%的鲜花。此外,这里还盛产西红柿、甜椒、西瓜、椰枣等农产品,年出口额达2.5亿美元。
    在圣经里,以色列被描绘成“流淌着蜜和牛奶的地方”。可事实上,以色列2万7千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中60%是荒漠,农业耕地面积少,淡水资源稀缺。
    严苛的地理条件,不仅没有吓退以色列人,相反,在农业资源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仅占以色列总人口9%的农业人口,却生产出世界一流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实现了大量出口,成为欧洲农产品重要供应国。 “1955年,一个以色列农民可养活15个人,2000年,一个农民养活90个人,到2015年,一个农民将要养活400人。”以色列农业研究署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
    在阿拉瓦,记者看到无论是温室大棚,还是在试验田,到处铺设粗细不均的黑色塑料水管,管壁上有细微的小孔。这是以色列现代节水农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滴灌。
    滴灌就是让水滴渗到每株植物的根部,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计算机精确控制水和肥的用量,以充分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这项技术可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以上,节能50%,平均增产30%。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这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以色列节水农业也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以色列90%以上农田使用滴灌节水技术。
    在以色列我们随处可见滴灌设施,在城市道路边、街心花园,滴灌的管道就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每棵树、每株花、每片草的根部,源源不断的输送水和养料。
    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是全球最大滴灌设备生产专业公司,在它的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各种规格的滴灌器、喷头、过滤器和阀门配件令人眼花缭乱。
    在车间二楼的一面墙上,一张耐特菲姆产品研发图表引起记者注意,从图中可以看出1965年耐特菲姆公司发明滴灌技术,至今已经推出了十代产品,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都把滴灌技术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实际上,“水肥一体化”正是此行考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了解,此次活动的主办方——金正大集团是我国新型肥料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目前拥有世界最大缓控释肥生产基地,随着其水溶肥生产基地逐步达产,未来金正大还将建成亚洲最大水溶肥生产基地。
    金正大这次组织了包括农业专家、农村种植大户、水溶肥经销商、媒体记者等100余人的庞大团队赴以色列学习考察。以方非常重视,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先生亲自接见了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一行。
    万连步表示,借鉴和依托以色列技术,在节水灌溉领域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节水灌溉产品是“国家的需要,企业的责任”。他透露,未来三年内他们还将陆续派出上千名农业种植大户到以色列培训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
    就在这次活动出发前夕,中以两国刚刚签署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合作纪要,两国将交流发展经验,扩展合作领域,鼓励人员往来,扩大项目合作。两国的农业合作还将被纳入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合作框架,中以农业科技合作将进入“快车道”。
    中国也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中国西北地区与以色列的沙漠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珍惜水资源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新技术迫在眉睫。
    看到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发展到“每滴水精确到以毫秒为单位”的控制精度,相比国内许多地方仍在使用大水漫灌、喷灌等落后农业灌溉技术,这次从国家、企业两方面共同发力农业节水科技,是否能改变中国传统农业灌溉的粗放模式,加快中国“荒地变良田、沙漠变绿洲”的脚步?我们翘首以待。
    来源:科技日报第二版 作者:左常睿 日期:201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