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溶性肥料以其节水、节肥、省工、省力、增产、提质、增效等优点受到市场追捧。但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居高不下、假冒产品混杂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促进水溶性肥料健康发展,成为参加6月19—20日在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的国内外肥料专家、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水肥一体化成农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肥料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国肥料产业正向复合、高效、长效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金正大集团”)推出的性价比更高的水溶肥产品使高端肥料在我国经济作物上的广泛应用迈进了一大步。
与会专家指出,金正大集团推出的品质好、价格低的系列水溶肥料将推动我国新型肥料迈向“平民化”,加快了水溶肥料这一价格高昂的贵族肥料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的步伐,必将促进我国农业水肥一体化的进程,改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史。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介绍,水溶肥是极易溶于水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新型先进肥料。这样的肥料可以配兑成肥液,借助现代微灌技术,将水分和养分按照需求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了水分和养分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管理。
他介绍,这一技术能够使肥料利用率从目前的平均30%提高到60%以上,节约耕地7%—10%,减少病虫害3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5%以上,可使玉米增产200公斤以上,小麦增产100公斤,马铃薯增产1000多公斤。
与会专家指出,以水溶肥料为基础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肥料行业发展新方向。
水肥一体化技术因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生态环保效益显著,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以色列1964年就建成了用于灌溉施肥的全国输水系统(National Water Carrier),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占90%以上。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在灌溉农业中60%的马铃薯、25%的玉米、33%的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据第六次国际微灌大会资料,从1981年至2000年的19年间世界微灌面积增加了633%,平均年增加33%,达到5600多万亩,大部分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我国农业用水平均0.84kg/m3,按此计算,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需要消耗625亿m3的水资源。根据相关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要满足2020年粮食需求,必须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从水资源高耗型向高效型转变,突破水资源约束。
我国粮食安全、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压力巨大,推广轻型农业技术成为必然选择。资料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只占世界的6%,人均水资源为世界的1/4,居世界第109位。建设节水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势在必行。据专家测算,水肥一体化可以节约40%的水资源,以现有的水量可以扩大3亿-4亿亩的灌溉面积。应用以水肥一体化为主的节水农业技术,合理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三江平原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50亿斤,新疆北部地区可新增200亿斤,东北西部可新增60亿斤以上。发展水肥一体化是“十二五”期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水溶性肥料成行业新宠
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挑战,国家力推水肥一体化发展。2013年3月4日,农业部制定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计划在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
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和国家对水溶性肥料的大力倡导,使众多企业看到了水溶肥市场巨大的发展前景,纷纷涉足水溶肥领域。农业部水溶性肥料登记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水溶肥登记数量为2145个,到2010年猛增到5005个。2010年中国水溶肥年产量仅为60万吨,到2012年,水溶肥的产量与使用量便都超过了200万吨。
2002年以来,通过组织实施国家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农业部门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核心示范区20多万亩,集中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覆盖20多种作物,有效地带动了各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已在近30个省(区、市)推广应用,由棉花、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每年推广应用面积3000多万亩。
高祥照介绍,我国灌溉耕地面积9.05亿亩其中近一半适合发展各种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但目前应用面积不到灌溉面积的3%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判断,未来几年,灌溉肥料、水溶肥将成为更多肥料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打造水溶肥生产推广高地
过去十年,金正大集团将国外昂贵的缓控释肥进行了平民化改造,这被看作成中国肥料界的标志性成就之一。今后十年,金正大在推广水溶肥及其他新型肥料方面,可能会走相仿的路。
据了解,金正大作为我国新型肥料生产龙头企业,凭借资金、技术、推广、服务等优势,大举进军水溶肥市场。在水溶肥生产技术上,金正大融汇了以色列、挪威、美国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肥料技术及多项自主研发技术,并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合作,为农田建设提供国际级的灌溉设施技术服务;在服务团队上,金正大具有高素质的服务团队,深入万村千乡,随时随地为农民解决施肥、管理、设备维护等问题,做到跟踪服务;在原料供给上,金正大打造瓮安磷资源产业基地,独占高溶性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原矿资源优势,真正做到水溶肥从原材料开采、技术研发、生产运输到种植服务的全产业链运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金正大集团自2012年初开始,分别在山东临沭、贵州瓮安投资数亿元兴建年产10万吨和40万吨水溶性肥料生产基地。未来三年,金正大将打造年产百万吨的水溶肥生产基地,形成了辐射全国的水溶肥生产堡垒。
金正大的水溶肥产品自投入市场以来广受经销商与农民的好评。今年1月份,云南省建水县经销商王玲兴开始着手推广金正大公司的力康农水溶肥。经过半年的推广,她发现该产品效果显著。她说:“今年使用了力康农产品的农民,葡萄获得了大丰收,亩增产500斤以上,并且提前8-10天上市。”云南省弥勒市的经销商李凡平从去年开始经营金正大的水溶肥产品,他介绍:“最近几年,我们云南降雨很少,比较干旱,水溶肥是通过管道与水一起施到地里的,所需要的水少,也省工,因此水溶肥的市场接受度比较好。”而来自四川绵阳的经销商苗壮也吐露心声,他说:“金正大的产品品质肯定是一流的,但是我希望金正大能在灌溉设施上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支持。”
考虑到推广的需要,金正大也对推广模式进行了创新,为农民提供灌溉设备。金正大集团副总裁罗文胜说:“灌溉设备和水溶肥的关系就像‘手机+话费’的推广模式,充话费送手机,买肥料送滴灌,快速使农户感受到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由此可见,金正大“平民化”水溶肥的发展之路已起航。
据介绍,金正大集团将多管齐下让水肥一体化技术走进农化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近两年来,经过快速发展奠定的科技创新优势,金正大集团努力实现由传统制造商向“制造+服务”相结合的转变,把服务营销上升到战略高度,始终围绕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积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作为引领行业营销模式变革的先锋企业,金正大集团强调以广泛的网络覆盖提高市场地位,通过开展顾问式营销即“渠道优化、密集分销、驻点营销和农化服务”为重点的营销服务模式,借助与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公司的合作,努力打造中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高地。
【相关链接】
水溶肥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溶性肥料】是指完全溶解于水,为植物提供各种营养成分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等的总称,适用于各类灌溉设施及叶面喷施的固体或液体肥料。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水溶肥的优点】
一是“三节”即节水、节肥、节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分养分能够集中在根层供应,蔬菜湿润深度为0.2-0.3m,果树湿润深度为0.8-1.2m,避免了渗漏流失,亩节水150m3以上,节肥20%-30%。设施蔬菜土壤湿润比通常为60%-80%,降低了土壤和空气湿度,病害减少3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5%以上。
二是“三省”即省工、省力、省心。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水、施肥、打药均可通过管网自动完成,每亩每季平均节省10个用工,比常规省工90%。以广西南宁市一个80亩的砂糖橘园为例,常规浇水施肥每次需要8个人6天才能干完,总用工48个。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每次浇水施肥仅2个人2天就可完成,总用工4个,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三是“三增”即增产、增收、增效。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亩增产200多公斤,小麦亩增产100公斤,马铃薯亩增产1000多公斤,棉花(籽棉)亩增产30多公斤,蔬菜亩增产500多公斤,农产品商品性趋好,营养品质提高。小麦、玉米亩节本增效200—300元,马铃薯亩节本增收700多元,果菜等经济作物亩节本增效800多元。水肥资源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水分生产力提高20%-50%,肥料利用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
来源:大众日报第4版 作者:李文明 张勇 日期:201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