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9

大众日报:金正大十五年铸就中国新肥料创新发展高地

浏览次数:3871次
A- A+

  

在希望的田野上

金正大十五年铸就中国新肥料创新发展高地

△金正大组织召开小麦缓控释肥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金正大技术研发人员在智能科研温室进行科研试验

  核心提示:

  2013年8月26日,是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大”)十五周年生日。这一天,金正大没有鞭炮齐鸣,也没有莺歌燕舞,但业内人士都知道,金正大这个只有十五年的年轻企业已经成为引领中国肥料企业健康前进的动车族。

  十五年,金正大靠创新驱动,成就了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者,创造了全国顶级新型肥料技术研发高地,演绎了中国农业增产增效绿色环保的传奇。

  凭借十五年对先进产品、领先技术的持续追求,从国内最先开始研发缓控释肥,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大田作物,再到发展硝基肥、水溶肥等新型高端产品,金正大的每一项产品开发都领先市场一步。近年来,该公司又提出做“世界级高端肥料供应商和受人尊重的农化服务商”,并于2012年实现了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历史性突破,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5%,营业利润45.23亿元,同比增37.21%。

  在全球经济下滑、行业亏损的大背景下,金正大仍能逆市增长,说明金正大正在一步一步向经济蓝海迈进。

  □李文明 史佩升 张勇 徐淑江

  技术创新动车族

  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核动力。金正大人深谙此中深刻含义,从企业成立之初就把技术创新当成企业成功的法宝。

  2002年,成立刚刚4年的金正大,便把精力和资金大幅度向科技创新转移,从2004年起,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节能节资、生态环保、增产增效的缓控释肥,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缓控释肥生产工艺体系。到2006年3月,金正大就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年产30万吨缓控释肥的产业化生产线,填补了我国在缓控释肥批量生产中的空白。其间,金正大先后投入数亿元,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佛罗里达大学等美国6所高校、农业部3个实验室等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合作开展了缓控释肥在不同作物上的效果研究和示范推广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撑,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产学研道路。

  在此基础上,金正大着力建立高端研发平台,打造技术创新“孵化器”,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永动机。在短短十五年间,金正大依靠自己的创新成就,拥有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有关部门建设了“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顶级技术创新机构。金正大搭建起的这些高层次、开放式研发平台,发挥出巨大的“杠杆效应”,正日益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成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保障与持久动力。

  持久而强劲的创新使金正大不仅成为行业的领袖,而且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型肥料的技术高地、人才高地。

  自2006年以来,金正大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等3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获得了授权专利160多项:共参与起草了8项行业、国家、国际标准;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别获得“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企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荣誉称号。

  正是坚持以产品自主研发、自我创新为主,引进外脑、借助技术为辅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集成创新之路,金正大探索出了我国缓控释肥发展的创新之路。

  在产品研发上,金正大引进先进缓控释肥技术,围绕制作与应用的关键技术深入研发,筛选出控释性能好、成本低的包膜材料及其组合配方,并经过反复试验、示范,研究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化产品,结束了缓控释肥在欧美只用于高端经济作物的历史。

  在技术创新机制上,金正大加大创新投入,提高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要,研发了批量生产的包膜缓控释肥生产新工艺,开发了12大系列100多种缓控释肥新产品,储备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和新产品,拥有发明专利155项,成为我国肥料生产企业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其中,金正大携手袁隆平院士开展了缓控释肥在超级杂交稻上的应用,以研究超级稻节氮降污栽培新技术,助推“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早日实现。实践表明,缓控释肥在超级杂交稻上增产效果明显:在等氮量条件下,增产幅度达12%~15%,在减少30%用氮量条件下仍能保持稳产。由此,我国成功掌握超级杂交稻节氮超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杂交稻由“高氮栽培”模式进入“节氮超高产栽培”时代。

  同时,金正大还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的太湖流域开展缓控释肥对温室气体排放、氨挥发、氮淋溶损失和地表径流损失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全面评价控释尿素的环境效应。研究成果将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农业节能减排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技术创新使金正大产品在短短的十五年内,实现了产品从复合肥到缓控释肥再到新型高端肥料的三级跳,使得企业产品步步领先,实现了产品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竞争新优势。

  转型升级新引擎

  瞬息万变的市场使许多企业手忙脚乱甚至被淘汰。十五年来,金正大立于市场大潮之巅而成弄潮儿的秘诀就是不断超越自我。

  这一超越首先体现在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上,从复合肥到缓控释肥,再到目前正在开发研制的新型肥料无不如此。

  缓控释肥是金正大制胜市场的一把利剑,依靠它金正大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军者的华美转身,但金正大人并没有把它当成功劳簿,而是在成功的路上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成为全球缓控释肥“第一人”后,金正大又针对目前产品同质化现状提出:依靠技术创新、发挥资本优势,实现复合肥、缓控释肥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步伐,提出了“成为世界级高端肥料的供应商和受人尊重的农化服务商”的长远发展目标。

  虽然我国复合肥产能严重过剩,但硝基复合肥仍嫌不足,每年需从国外进口约100万吨。同时,适宜硝基复合肥的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重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蔬菜、玉米、烟草、油菜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0万亩,根据相关农业技术指标,上述经济作物对硝硫基复合肥的需求量约为3000万吨,硝基复合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看准了的事就马上干,2011年3月,金正大在山东菏泽投资36亿元,启动12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建设。2011年8月,金正大计划斥资59.6亿元在贵州省瓮安县建设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在山东菏泽和贵州瓮安分别投资建设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功实现了由化肥企业向化工企业的转型,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产品结构,延伸了产业链条。

  以上项目均采用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其中,磷酸尾气中的氟回收技术为公司自主研发的循环经济技术;利用磷矿中的钙资源生产超高强石膏粉技术则是对湿法磷酸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将彻底解决磷化工生产中废渣、废水排放的难题。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提升我国对磷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我国磷化工清洁生产技术的提升,提高我国磷化工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金正大在产品创新上,不仅考虑市场的需要,更注重时代发展的趋势,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缓控释肥的研发如此,正在开发的水溶肥也是这样。

  “在我国,随着人多地少、干旱缺水、高耗肥料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大力发展灌溉施肥和节水高效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确保我国农业生产持续高产、稳产,已是刻不容缓。”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正大公司副总裁陈宏坤介绍说,金正大研发的水溶肥将推动我国节水环保农业的新发展。

  金正大2012年底推出了自主创新的高端水溶肥新产品,并与全球灌溉领域的领导者——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水溶肥等高端产品上深化合作,旨在打造中国水溶肥高端品牌。2013年3月,金正大投资2.2亿元的年产10万吨水溶肥项目在公司大本营临沭县经济开发区开工。

  “项目集合了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产品为高端水溶肥,水不溶物含量均小于0.2%,主要用于喷灌、滴灌。主要原料磷酸二氢钾、硝酸钾为自主生产,工艺为自主设计,产品养分含量高。”金正大生产管理分中心副总监张营说,“项目以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实现了清洁生产、能源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肥料利用率较普通肥料可以提高近30%。在质量、成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现有工艺技术不能比拟的优势,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

  正在建设的10万吨/年水溶肥项目,规模是国内粉状水溶肥中最大的。该项目集成创新多项水溶性肥料生产技术,并计划将这些技术辐射到山东菏泽、贵州瓮安等地,对于促进我国化肥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金正大目前掌握了代表我国肥料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形成了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性肥料等在内的完整的高端产品线优势,在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独创性,进一步巩固了技术领先优势,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金正大的转型升级还体现在对好肥料的推广利用上。

  “如果说肥料是‘鱼’,那么让好肥料进村入地的服务则是‘渔’。为此,我们创新服务,对服务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技术先导、服务领先’的核心经营战略,通过着力抓好结构调整和服务创新两条主线,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制造商向‘制造+服务’的转型之路。”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董事长万连步如是说。

  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各省农科院开展合作,金正大在全国广泛开展缓控释肥的试验示范与应用研究等公益性服务工作,通过开展免费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培训讲座、现场观摩、现场指导等农化服务,开创了缓控释肥推广与服务的新模式,促进了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

  2008年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金正大进行了6年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全面启动农化服务模式创新工作。金正大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与协调下,利用各省土肥站遍及县乡的农技服务部门这一网络与技术优势,同时紧密依托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力量,以金正大农化服务中心为主导,组建涵盖农业生产各领域的200名顾问和专家团队,在全国成立500个农化服务队、上万台种肥同播机,结合测土配方施肥,为全国农民朋友提供免费的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服务,同时通过建立示范田,召开现场观摩会、培训会和开展田间指导以及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等,形成了从“免费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现场培训——种肥同播——推广应用——现场指导——现场观摩——现场测产”的缓控释肥推广与服务新模式,打造出了国内领先的全新农化服务模式,推动了缓控释肥的大发展,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2006年起,金正大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发起“绿色邮政金大地,服务三农进万家”活动,公司利用中国邮政这一金字招牌和遍及乡村的网络优势,配合其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邮政“三农”服务站,实施送货上门服务,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邮政快捷、方便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公司一方面组织农业专家在全国进行巡回技术培训与指导,定期对各个县(市)局的配送员进行农技知识、产品知识、企业知识、营销知识等培训,使其为广大农户提供专业农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与中邮物流共同举办测土配方万里行、农资配送与科学施肥知识大赛、“金大地村”建设、“金大地讲堂”等系列活动,努力打造“邮政服务三农”与“金大地科技肥料”两块金字招牌。借助邮政物流遍布全国乡村的网络体系,目前公司已与25个省区市的335家邮政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与中国邮政合作最大、最紧密的化肥企业。

  同时,开展特色服务,打通农化科技到田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特色化的驻点营销服务,金正大对重点客户(经销商)进行了系统的销售管理和市场服务,建立起以2000多个县级经销商为中心、辐射数万个销售网点的营销体系,打造出了“点对点”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专业的农化服务体系。公司针对不同的区域,投入不同的驻点营销、农化服务资源,帮助经销商开拓新业务。为此,金正大公司通过建立新型肥料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田和提供一站式的农化服务,打通了农化科技到田最后一公里。

  金正大通过实施“服务领先”策略,经过多年的用心探索和服务下沉,坚持肥料卖到哪里,技术服务就跟踪到哪里,努力让广大农民朋友科学施肥、合理用肥,引导中国农民的用肥革命,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试验、示范、服务网络。专家们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践,已使金正大成为具备服务理念、服务体系、服务网络、服务产品的“四有”现代农资企业。

  战略布局定乾坤

  十五年,金正大取得了领军新型肥料产业的辉煌成就;未来,金正大确立了世界级高端肥料供应商的发展目标。

  2010年9月8日,金正大成功登陆A股市场。借助资本市场提供的强大融资平台,金正大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实现了向上游整合资源,横向优化产业布局,向下游提高对终端市场的掌控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借助资本市场大平台,金正大谋定而后动,一方面采取“大投入、大发展”的策略,另一方面又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一个个大项目应运而生。

  ——2011年3月,菏泽金正大12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启动,总投资36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基本建成投产。

  ——2011年8月,金正大计划斥资59.6亿元在瓮安县建设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投资32.4亿元,建设规模为60万吨/年硝基复合肥、60万吨/年磷酸一铵、2万吨/年氟化盐、80万吨/年模具石膏、1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及20万吨/年磷酸二氢钙。

  ——2012年7月,金正大60万吨新型缓控释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金正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生产基地。

  ……

  同时,基于肥料行业受运费限制、地域特色明显的特点,金正大积极采取异地扩张策略,加大在全国的产业布局,消除运费限制,提高公司市场辐射面。上市之后,金正大先后在安徽长丰、河南郸城与驻马店、贵州瓮安、云南晋宁、辽宁铁岭、山东德州、广东英德等地,以新设、收购或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基地建设,已形成了覆盖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十大生产基地。

  金正大布局全国不单单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还体现在对中国未来肥料行业的发展方向的把握上。

  按照化肥行业“十二五”规划,立足节能、环保、低碳发展,已成为金正大新项目建设的新趋势、新追求。新项目追求节能环保,彰显循环发展之美,特别是大手笔斥资59.6亿元在瓮安县建设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采用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其中,磷酸尾气中的氟回收技术为公司自主研发的循环经济技术;利用磷矿中的钙资源生产超高强石膏粉技术则是对湿法磷酸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将彻底解决磷化工生产中废渣、废水排放的难题。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提升我国对磷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我国磷化工清洁生产技术的提升,提高我国磷化工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金正大掌握了代表我国肥料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并在项目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应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增产能形成了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性肥料等在内的完整的高端产品线优势,在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独创性。

  视野决定高度,要实现真正的跨越发展,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开放的新高度和视野的新境界,为金正大赢得主动,赢得空间,赢得未来。

  为了真正逐步实现国际化,与国际前沿理念和先进科技接轨,金正大领导团队先后数次到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农业技术先进国家学习考察,并与国际先进农资公司进行了广泛接触。通过不断整合各类资源、融汇全球科技,金正大成功打造“产学研、国内外、上下游”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引领着我国行业发展,在缓控释肥、水溶肥等高端肥料研发生产与推广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近几年,金正大经过与耐特菲姆公司和阿坤纳斯公司进行了广泛接触。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是全球灌溉领域的领导者,在滴灌与农业节水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优势。挪威阿坤纳斯公司是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生产的跨国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企业,对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农资行业技术进步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经过长期的科学调研和战略考量,2012年12月,金正大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和挪威阿坤纳斯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对金正大进军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等高端肥料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金正大实现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金正大利用高新技术嫁接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化肥行业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了向“资源有依靠、技术有优势、服务有特色”的综合一体化化工企业转型。

  在行业发展的机遇面前,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董事长万连步更多的是自省:“与行业内其他优秀企业相比,金正大的发展速度还不算快,产业链也不够完善。现在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勇于在创新中突破,才能迎来一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洗礼,并在为中国的大农业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目前,金正大在“大投入、快发展”的战略发展中布局全国,正在以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个传统化肥行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样本。站在新的起点,带着新的梦想,金正大正向着“成为世界级高端肥料供应商和受人尊重的农化服务商”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大众日报第4版整版报道 作者:李文明、史佩升、张勇、徐淑江 日期:201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