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山东金正大公司董事长万连步
万连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连步多年来从事土壤肥料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3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创新是国家之本、民族之魂,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作为来自肥料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万连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体会尤其深刻。
万连步指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粮食增产的重要保证,而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不到30%,远远低于欧美国家60%~70%的水平,且近年来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肥料利用率低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正是洞悉了这一趋势,国内外不少肥料企业加快转调创新步伐,走向了做大做强新型肥料之路。
万连步以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该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深耕复合肥、缓控释肥、磷化工产品及其他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坚持科技创新,走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道路。多年来,金正大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取得突破,在行业内建立了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大国家级研发平台,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27项国家发明专利。创新,已成为金正大的文化,正引领着肥料行业的技术进步。
分享自身经验的同时,万连步对全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落实企业自主创新地位提出了看法。据他对国内创新现状做的调查,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只有30.5%,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只有0.96%,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入2.5%~4%的水平。
他认为,当前,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上还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创新效率和成效不高。按照国际标准,一国为产业化转化提供的资金往往大于研究资金的10倍以上,但我国仅为2到3倍,且政府的研发投入主要进入了高校、中科院等科研机构,而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还较为不足,企业在申报项目和获取奖励时通道不畅通,没有话语权。
二是国家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据调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自1999年设立,到2010年累计安排了139.5亿元。2008到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设立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资金66.9亿元。创新投入力度逐年增大,但投资结构不合理,绝大部分用于竞争性、改良性产品,真正用于基础应用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方面的投入不多。
三是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据资料显示,中国高校、科研院所每年鉴定成果达六七千项,但是签约转化的不到30%,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造成成果难以转化成生产力。
如何理顺机制和政策,落实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呢?万连步建议:一是在国家科研资金配置和国家科技奖励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在各类国家科技项目中,设置30%~50%的项目比例由企业作为承担主体;地方和国家科技奖的评选名额适当向企业倾斜,设置50%的比例奖励企业研发创新活动。
二是设立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企业。严格设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申报条件和准入门槛,对建立起上述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企业,建立直接向省或国家申报项目的通道,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研发补贴。
三是明确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赋予企业更多的话语权,使之在创新过程中不“失语”、不“被代言”。在科研决策、项目评审及国家奖励等评审过程中,评奖专家或委员会人员组成中,企业人士组成比例占50%左右。
四是完善创新支持的领域和政策。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支持应该集中投向一批重点行业或对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的领域,可考虑对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给予特定的产业技术政策扶持。
来源:中国化工报首版 作者:谢忠设 时间:2013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