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7

大众日报:坚持自主创新 开启行业新时代

浏览次数:6373次
A- A+

  金正大现象探秘•创新篇

                      坚持自主创新 开启行业新时代

  企业发展靠创新。金正大集团凭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始终坚持技术突破,产品升级,理念创新,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企业发展走上了国际化快车道。正是依靠这种敢为人先的自我超越精神及颇具前瞻力的发展眼光,使金正大集团由生产普通复合肥的小公司发展成今天拥有25项专利的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主导了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方向,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
                    敢于超越  方能登峰造极
    金正大集团从成立到目前,创造了平均年增长60%的超常发展奇迹。这个奇迹源于金正大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在金正大集团的文化体系里,“创新”位列其核心价值观首位,成为金正大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金正大的管理者十分清楚,要想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就必须不断创新。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视科技创新为企业生命,明确提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支撑国家科技计划”宏图大略。目前,通过政策引导、措施激励,金正大集团已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金正大集团的前身是创立于1998年8月的金大地复合肥有限公司。当时与当地其他复合肥企业一样,依靠市场对复合肥的大量需求,生产普通肥料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成功面前,金正大的领导者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超越才能领行业之先,居事业之巅。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粮食增长的贡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是化肥消费大国,占世界9%的耕地消耗了世界35%的化肥,达到了每年1.6亿吨。但我国化肥利用率非常低,平均只达到30%左右,每年因化肥流失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近千亿元。此外,大量使用化肥还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农田氮素逸出对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的影响等。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因施肥而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发展可持续高效农业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金正大人心忧这个问题并以敏锐的眼光看到其中存在的极大商机,于是他们开始了新的探索。当被誉为21世纪新型环保肥料的缓控释肥进入视野的时候,金正大便开始高度关注这个产业,从2002年起,他们先后考察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由于国外对这一技术的封锁,金正大于是积极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的“融智”与“借脑”工程。在缓控释肥的开发过程中,金正大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缓控释肥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他们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借助“产学研一体化”开发创新的新路子,金正大集团一举破解了困惑研究开发领域40年之久的四大难题——缓控释肥机理研究、包膜材料开发、包膜工艺和包膜技术创新,奠定和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缓控释肥生产工艺技术体系。2006年3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安装、调试成功的第一条缓控释肥规模化生产线终于在金正大诞生,其科技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同行,处在国际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公司在膜材料和工艺上实现了实质性突破,研制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内大批量生产的包膜控释肥生产新工艺,创建了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硫和硫加树脂三套不同包膜材料和工艺的缓控释肥生产线,开发出了12个系列100多种产品,获得了25项国家专利。正是基于在缓控释肥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金正大集团先后承担了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控释肥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以及国家星火计划等20余项科研课题,并建立了我国首家省级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短短两年,金正大就神话般地形成了年产50万吨缓控释肥的生产能力,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确立了金正大集团在国内缓控释肥料行业的领先优势,展现了金正大集团雄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金正大集团借科技东风,为自身发展开辟了一条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使企业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先锋。
              突破陈规  方能扭转乾坤
    金正大集团不但重视科技的创新,而且注重推广与服务模式的创新。金正大人明白,虽然缓控释肥是个好产品,但如何让农民和社会各界认识到这种新型肥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带来的好处,是摆在他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推广模式创新上,金正大管理者将儒家“随时,乘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的理念再次演绎出现代营销版本。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农民消费者,因地制宜,适时调整了企业的营销策略。对于缓控释肥这一新产品,金正大并没有急于向社会推广,而是提出了“先启动缓控释肥市场”的营销理念。金正大大胆采用试验示范推广的方式,从2004年起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合作进行布点试验示范。这其中包括:在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设立“金正大科研基金”,与山东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黑龙江农科院、吉林农科院、湖北农科院等13个单位开展合作,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缓控释肥试验示范基地,在美国6所大学和美国农业部3个实验站建立试验基地进行系统的缓控释肥研究与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金正大集团通过建立示范田、示范村并免费向农民赠肥的形式进行推广,一方面通过试验示范获取权威的增产增效和节肥数据,另一方面通过试验示范的带动效应,让农民在实际运用中了解使用缓控释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经过长时间的市场铺垫,广大农民逐渐接受了缓控释肥,金正大顺理成章地打开了缓控释肥产品的销路,企业也因此获得长足发展。
  在实施营销模式创新的同时,金正大还积极实施服务模式的创新,他们利用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组成了规模庞大的专兼职农化服务队伍并配备300余车辆农化服务车,在全国各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讲座、科技咨询等,免费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并通过掌握和收集各地的测土信息和土壤肥力数据,生产多品种配方专用肥,由技术人员指导施用。截止目前,金正大开展的测土配方活动已经深入到山东、河南、河北、甘肃、江苏、安徽、广东、东北等地。金正大农化中心人员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通过配套齐全的土壤分析测试仪器,组织召开现场测土、解答、指导、农技培训、免赠送施肥科技丛书及农化服务专刊等一系列等活动,得到了各地农技部门、经销商以及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
    2008年,金正大有几个大手笔值得记述:这一年他们配合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缓控释肥的示范推广工作,开启了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缓控释肥推广新模式。同年,公司又在国内率先启动了“院士基金”,计划5年内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资助10名左右的院士围绕缓控释肥开展缓控释肥的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工作。5月23日,金正大正式牵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聘请“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企业的特聘顾问,双方决定在超级水稻示范推广过程中配套使用杂交水稻新型专用缓控释肥,以期实现“良种+良肥”的完美结合。5月26日,金正大集团再谱与中国另一位顶级科学家携手的新篇。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中科院院士朱兆良,同样也从万连步手中接过聘书,并以金正大“科技专家”的身份领导其专家组成员和金正大集团旗下的科技攻关队伍,围绕缓控释肥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评价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11月8日,金正大集团“产学研”结合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实现了一次新的跨越。这一天,金正大三箭齐发,他们完成了与山东农业大学新一轮的战略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国际性管理”人才的项目,建立了我国缓控释肥行业首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是靠着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金正大集团打通了一条将缓控释肥推向广袤农田的金光大道,金正大缓控释肥也越来越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与追捧。今天,又从金正大传来好消息,由于产销两旺,1月份公司实现首月开门红,顺利完成销售收入近6亿元,这为今年他们圆满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的创新,营销的突破,是使金正大迅速发展的双翼。敢于向自己提出挑战,敢于超越自己的金正大人,永远用发展的眼光洞察市场的变化,居安思危不断突破一道道科技难关,不断推出新颖的管理模式,让金正大乘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奠定了金正大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点评:
               一个“新”字铸就的辉煌
    金正大集团能由当年的化肥小厂,发展为今天拥有众多技术专利及高科技产品的行业排头兵,靠的就是管理者敏锐的发展眼光,以及已经融入到金正大每个人血液中的那股始终不愈的创新、超越、突破精神。凭借这种精神,金正大抗起了行业新发展的大旗,扬起了科技兴企的风帆。
  金正大遵循自己提出的“要想始终保持企业的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的创新”的管理战略,紧随时代潮流,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用新颖的管理模式促进自己,不仅联合国内外多所大学、科研单位在产品技术上不断突破,开发研制生产出节能环保的新型肥料,减少了肥料资源浪费,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企业自身营造的那种学习型管理、工作氛围,使企业发展如虎添翼。
  在瞬息万变的科技信息时代谁能拥有“新”的眼光,“新”的思想,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谁就能赢得先机,赢得市场,赢得发展,赢得辉煌。
   “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这样的世人之常值得企业家们深思。如何走出一条“新”路,金正大的践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史佩升 吕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