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磷资源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肥料产业转型升级暨磷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在金正大诺泰尔公司召开
研讨会现场
本网讯 何磊报道 “创新是磷资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与主旋律。”11月21日,肥料产业转型升级暨磷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在金正大召开,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针对目前富磷资源匮乏、中低品位磷矿技术低下、产业附加值低、磷石膏利用技术等行业发展瓶颈展开研讨,总结经验,探索解决之道。专家建议要加大政策支持,通过政产学研联动,建立良好的磷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破解行业困局。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信部、农业部、科技部、环保部、水利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等单位专家、领导出席研讨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化工报、中国经济导报等新闻媒体单位参加研讨会。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高永峰作报告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陈前林作报告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态工业研究中心主任胡山鹰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庄国强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磷复肥与磷化工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正面临资源贫乏、产能过剩、整体技术水平低下、磷石膏等副产物难以综合有效利用、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提质增效,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瓶颈。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陈前林表示,磷石膏长期的堆存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而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陈院长介绍道,在磷石膏的堆存过程中,所含重金属、氟化物等有害杂质会因风蚀雨淋而渗透,造成大气、水系及土壤的污染,直接破坏生态环境。而磷石膏含有未利用的磷与氟,仅贵州每年仅磷石膏磷资源浪费10万吨以上,氟资源4万吨以上。因此为确保我国磷化工和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中低品位磷矿资源与磷石膏的高效利用上取得突破。
《经济日报》内参部主任孙世芳研究员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在研讨会上发言
金正大诺泰尔公司副总经理宋国发作报告
“创新发展模式将成为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这包括机制、体制、管理、营销等发展模式的创新。”石油和化工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高永峰在研讨会上表示,“未来,磷复肥行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主线,以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同时要加大科研创新,提高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和产业化能力,严格准入政策、严格环保安全,控制产能无序增长,提高磷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环境安全。”
金正大诺泰尔公司副总经理宋国发在研讨会上表示,金正大近年来构建起上下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其中在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上,采用了湿法磷酸“分级利用”制取水溶肥技术、硝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取硝基复合肥技术、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碱性肥料技术等多项国内独创、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将磷资源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工艺进行了优化整合,既解决了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磷石膏的堆存、占地、污染问题,又合理利用了资源,缓解了我国硫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实现了磷矿及磷矿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经信委总工程师周仕飞在座谈会上发言
黔南州委常委、瓮安县委书记张文强在座谈会上发言
黔南州副州长张全毅在座谈会上发言
研讨会上,针对如何破解行业困局,专家建议,磷化工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磷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企业进行产品精细化加工,减少磷渣、磷石膏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像金正大诺泰尔公司这样的大型磷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在产业配套、政策扶持方面给予帮助支持,全面促进我国磷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在会上表示,创新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是金正大发展成功的核心,同样也是突破中国磷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金正大在磷资源技术上的一些探索充分证明了磷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磷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最优模式,也是磷矿开采和磷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金正大做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为磷资源行业献智献力,破解行业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