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1

中国化工报:农业农资如何实现互动

浏览次数:5513次
A- A+

  两会热点:农业农资如何实现互动

代表委员希望——化肥跟上农业需要

吕海波 原小瑛 张四代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拿出了几个政府部门的最新统计。国土资源部最新调查结果,全国耕地平均等级仅为9.8等(共分15等级,1等最好,15等最差),其中低于平均等级的耕地超过57%,生产能力大于1000千克/亩的耕地仅占6.09%;农业部近期统计分析表明,全国大部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在0.5%~2.5%之间,属较低水平;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平原耕地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10~30厘米,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正在迅速降低……

  化肥不仅对农业生产丰收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对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乃至环境保护、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数量上完全满足国内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如何尽快完成化肥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化肥产品质量,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对化肥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武四海委员认为,10年前我们就在做推进平衡施肥的工作。西方在平衡施肥上比我们要好,国际上最高的化肥利用率能达到70%。目前国内已有平衡施肥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推广到农业中。这一方面要国家重视和提供扶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行动起来。推广平衡施肥对化肥企业是有好处的,因为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的同时也是对产品品牌的推广。

  缓控释肥的环保优势在哪里?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使用缓控释肥,肥料的利用率可提高10余个百分点。按照2009年我国氮肥消费量约2800万吨(折纯)计算,若使用缓控释氮肥就可以减少氮肥用量约700万吨,相当于节约1350多万吨标准煤,28亿立方米天然气,82亿千瓦时电。同时,使用缓控释氮肥,还可以减少氮素的挥发与排放59.3%~93%,减少氧化亚氮排放约7万吨,折合减排二氧化碳约0.2亿吨。

  据他介绍,目前我国有30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参与了缓控释肥的技术研究,从事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有70余家,缓控释肥产量已超过1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他认为,国内部分企业已自主研发出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化前景的成果,虽然采用其他措施也有提升肥效的空间,但使用缓控释肥的客观需求从未来大方向上不会逆转。为此,他建议国家一方面借鉴国外缓控释肥补贴政策的做法和国内较为成熟的有机肥补贴机制,补贴缓控释肥,调动农民使用缓控释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型缓控释肥的创新工作,设立科研专项以支持和保障缓控释肥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升级。

  政协常委、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委员认为,作为一种新型肥料,缓控释肥在推广中还要解决相关问题:一是缓控释肥料的技术是否过关,有没有缓控释的效果,效果怎么样等还要得到权威论证;二是能否把价格降到农民能接受的程度。这几个问题不解决,将限制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和使用。

  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农牧局棉技站研究员潘秀芬认为,缓控释肥和普通肥在投入产出比上是高是低、效果如何,亟需权威机构进行一个全面的试验和确认。据她了解,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过促进使用缓控释肥的政策。“如果国家层面没有一个精确权威的试验,就很难对成本进行比较。 目前国内不同企业、不同的品牌、不同加工方式制出的缓控释肥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个行业亟待通过政府引导步入正轨。”

  王银香代表今年的提案是大力推广新型有机肥。提案说,中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7亿多吨、餐饮垃圾(城镇)1400多万吨、养殖畜禽粪便30多亿吨,如果30多亿吨畜禽粪便经微生物技术无害化处理,通过发酵有机肥还田,可减少93.5%氧化亚氮的排放和93%甲烷的排放,还可以提供有机肥4500多万吨。

  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黄鸿翔委员认为发展新型有机肥可以与环保同步。“因为秸秆一年比一年多,畜禽粪便一年比一年多,多到现在这些都成了重大的污染源。如果我国的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利用率能够达到2/3,它的养分量接近现在使用化肥的总养分量”。

   

成也化肥败也化肥

——代表委员分析滥用化肥危害

吕海波 原小瑛

  在低碳和环保成为发展主旋律的今天,化肥滥用会导致什么样的危害?代表委员们做出了回答。

  王海波委员说:“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年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30%和35%。但是,随着近十几年来施肥量的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氮肥),施肥效果递减的问题已十分突出。这不仅导致了很大的浪费,而且还形成了农业的面源污染。2010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源总氮占排放总量的57.2%。”

  人大代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也指出,化肥的过量不合理使用在我国已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中科院南京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123.5万吨氮通过地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49.4万吨氮进入地下水,299万吨氮进入大气;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到了97.5万吨,这其中90%来自农业,而氮肥占了50%,从而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等现象;同时通过反硝化作用向大气释放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效应”。

  周健民委员指出,面源污染在我国还比较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太湖、滇池、巢湖等我国28个重点监控的湖泊都遭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威胁,其中部分湖泊达到重富营养化程度。在太湖污染总量中,农业面源污染已占到59%。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据他介绍,发达地区江、河、湖泊大部分都受到面源污染的影响。越是发达的地方,肥料用得越多的地方,面源污染情况就越发严重,虽然现在一直在加大治理面源污染的力度,但短期内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化肥滥用带来的除环境问题以外,还有资源浪费的问题。黄鸿翔委员表示,化肥原料主要是煤炭、天然气。除去生产期间的能源消耗外,1.4吨煤炭约能转换1吨氮肥。因此,滥用化肥,就是在浪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

   

业界人士谈农资与农业关系

为农民减负就是为企业减负

刘方斌

  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振林:在走访农村市场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现在农民种粮的收益确实很低。一方面种粮成本不断上升,最近由于国际油价和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化肥、农药、农膜价格就涨了不少。另一方面,粮食价格由于各级政府控制很紧,难以跟随成本上涨。国外农民应对种粮成本上升的办法就是粮食涨价,如去年由于石油涨价等原因,国际粮价涨了一倍以上,而中国只涨了20%左右。谷贱伤农,粮食价格过低农民就没有种田积极性,而农资就失去了市场,也就堵死了发展之路。现在一些化肥、农药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推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消费能力低的原因。希望国家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优先考虑适当提高粮食价格,给农业注入发展活力。

  山东金正大公司副总经理陈宏坤:化肥是农民投入最大的农资产品,占到农资投入的50%以上。如何稳定化肥价格,是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目前影响化肥价格稳定的主要有3个环节,一是原料环节,包括煤炭、磷矿石、钾盐的价格都在上涨;二是生产环节,化肥生产的电费、人工成本也在涨;三是流通环节,在这方面有不少可以改进之处。如现在从化肥厂通过一级代理到农户的销售模式,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化肥销售要经过化肥厂-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农户的销售模式。每级代理都要加上一定的费用,层层加码,到农民手里的化肥价格就高了不少。如果说能源、资源成本难以下降,工人工资也不能下降,但流通体制方面的成本则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改进化肥流通体制。

  还有农民的科学施肥问题。现在中国每年施用的化肥实物量达到1.6亿吨左右,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这不仅增加了施肥成本,还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提高施肥技术,二是要推广化肥新产品。农村市场具有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的特点,希望国家在化肥新产品推广方面给予适当补贴,这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意义,绝不亚于现在已经实行的“家电下乡”补贴。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张延秋:目前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零容忍”态度,使得农药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010年农药质量抽检中,蓄意造假、违法添加其他农药有效成分的样品占8%,比上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非法经营、制假售假活动更加隐蔽,增加了查处难度。我国现有的大量分散式小农生产方式,农民安全用药水平较低,决定了农药不合理使用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彻底根除。从2010年初海南豇豆检出水胺硫磷,到最近北京检出乌龙茶含有三氯杀螨醇,都是限用农药被违规使用。因此,农药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质量全程控制机制,农药使用者的用药水平,行业相关各主体社会责任意识等,还需要不断加强。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面:五版专题报道  日期:20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