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人民日报:缓控释肥深入行业新蓝海

浏览次数:1966次
A-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三年的艰辛工作,2016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喜讯传回,由上海化工研究院、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正大集团共同主办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研讨会”也随之在北京举行,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多位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对控释肥料国际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共同研讨未来控释肥料的规范应用及行业健康发展。

后来者居上,中国控释肥产业十年赶超路

今年7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在北京顺利通过验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五年的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了缓控释肥配方技术和产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并且通过技术辐射,各新型肥料企业累计销售700余万吨,新增销售额160多亿元,产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约1.6亿亩,与常规肥料相比,同等经济投入情况下,氮素利用率提高5%以上,作物增产幅度5%—20%,农民增收约200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据了解,项目实施期间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成果,共授权发明专利174项,发表论文320篇,出版专著30部,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创新团队3个。

如此骄人的成绩并非一日之功,作为控释肥行业的后起之秀,中国控释肥产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步晚、起点低,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控释肥在国外控释肥技术和产业化技术的严密封锁下,摸索出一条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赶超路子。

“从1996年开始研究,到2006年金正大公司的项目投产,十年缓控释肥产业化发展,现在中国已经具备了170万吨的包膜产能,专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实现原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到现在领跑国际先进水平的跨越。控释肥料从国外技术封锁到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领先了国际。” 作为中国控释肥技术发明人之一、控释肥料国际标准主要起草人,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见证了中国控释肥成长的艰辛与成就。

素有“粮食的粮食”之称的化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对于控释肥的自主研发,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支持。目前,我国设有国家缓控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缓控释肥创新研究平台,其中,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

数十年来,控释肥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取得了诸多的技术成果,共获得省级以上的科技奖励有2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中国专利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省级专利奖3项。

缓控释肥自主创新和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项目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2006年至今,我国缓控释肥申请的专利共有1287件,其中发明专利1130件、实用新型专利132件,外观设计专利25件。

“今年是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化发展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国缓控释肥产业从小到大、从追随到赶超、从一个小品种发展成一个大产业,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型。而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则为十年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国在控释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说。

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发布,掌控行业“游戏规则”

弱国无外交,同样适应于“弱势产业”。

“我印象很深,中国出口控释肥料到欧洲德国,产品检测结果对方说合格就合格,说不合格就不合格,从来不说用的是什么检测方法。记得我和金正大一行到欧洲去参观,想了解缓控释的检测方法,对方以保密内容为由,拒绝让我们参观。” 谈及控释肥往事,国际标准化组织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技术委员会无机肥料工作组召集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主任刘刚很是感慨。

多年来,中国是全球化肥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但出口的大都是低附加值的尿素、磷肥等大宗肥料,在高端肥料领域,鲜有中国企业的身影。特别是近些年,国内日益加剧的产能过剩压力导致大小企业争相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弱,利润和出口量双双下滑。

显而易见,以大宗产品出口为主的“走出去”模式已难以维系,中国化肥行业必须摆脱低端制造的定位,在国际市场树立高端智造的新角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曾经的技术封锁、无原则的轻视难以击退我国控释肥向前迈进的脚步,相反,这些都成为国内控释肥不断砥砺前行的无形推手。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际上与行业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设立了一道有形的技术门槛,制定了由中国主导的控释肥行业“游戏规则”。

规则的制定者才“玩得转”市场,工信部一直把行业标准看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行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标准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可以引导、提高产品的标识,可以领导消费升级。”这个问题也是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最大的一个命题。

面对这样的“香饽饽”,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希望以他们为主导来开展控释肥标准工作,各国的施压使得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过程也弥漫着诸多的艰辛。

“我参与了国际标准制定的讨论,发现这些老外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化肥产业的认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水平。刚开始刘刚主任提出制定标准的时候,他们第一个反应是你们还能做这个吗?提出标准以后,大家看都不看指标就提出反对意见。”忆及当初标准讨论会议上各国的轻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深有体会。

控释肥料标准都是用英文来表述,有一项规则需要英文母语国家的代表进行审核,讨论结果是由美国代表负责审核。“在马德里讨论中心时一切正常,最后到美国凤凰城的时候突然发现怎么不一样,发现他们在英文表述的文字做了手脚,感觉非常的不容易。”陈宏坤坦言。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大大提升了我国肥料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量和话语权,标准的国际化也是我国化肥行业走出去的敲门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我国化肥行业借此两股“东风”,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把产能走出去。今年1月份,金正大收购了欧洲第二大控释肥的生产企业荷兰EKOMPANY公司。7月份完成了收购欧洲特种肥料第一品牌德国COMPO公司(康朴公司)交割。

通过并购海外知名肥料企业,将自身技术与德国、荷兰技术进行融合,一方面把产品走出去,另一方面把对方的技术再引进来,通过全球的渠道进行推广、销售,铺平中国高端肥料的“走出去”之路。

破除行业发展壁垒,控释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化肥消费国,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达6000万吨。但我国农作物每亩平均化肥用量为21.9公斤,远高于世界每亩8公斤的平均水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仅为35.2%,过量、不合理的施肥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农产品安全问题。

“化肥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特别是氮肥和磷肥。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土壤面临污染的问题,去年有专门的报道,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产品结构和农化服务不能满足要求,施肥不合理、效率低。”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明确指出,我国化肥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为此,工信部去年7月份首次制定发布了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调整化肥行业的结构,调整能力,加强化肥服务,切实提升化肥效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2020年化肥使用量占总体的比重从目前的10%提升到30%,缓释肥和控释肥料是最重要的产品类型。

后发而先至,我国控释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相对欧美起步晚,但十年来我国控释肥产业从小到大,从追随到赶超,从小品种发展成大产业,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化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控释肥国际标准的颁布将为行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据统计,2006—2015年,中国缓控释肥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2015年,产销量达到330万吨,占世界总量50%以上,成为缓控释肥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家。10年间,缓控释肥累计推广面积约5.25亿亩,产销量超过2100万吨,实现节支增收1100亿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化肥行业转型发展不是在单打独斗。“化肥行业要想走出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唯有树立联合协作、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势互补、抱团联合发展,才能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万连步提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金正大集团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努力通过输出技术、品牌和服务,致力于与上下游及同行业广泛开展联合协作。

作为标准制定的起草与参与单位,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标准颁布后将做好推广工作,金正大将通过整合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荷兰EKOMPANY公司等的缓控释肥技术,与上游氮肥企业联合开发、生产以及渠道合作,输出技术,走联合发展道路,让标准服务于全行业。万连步还表示,3年内将在全世界范围建10个缓控释肥的样板工厂,要向国内化肥企业免费输出控释肥技术和标准,培养专业人才,使国内控释肥行业在10年内有全面的发展,让缓控释肥发展进入快车道。

“这些玉米都是采用机械化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新技术播种的,秆壮叶茂,籽粒饱满……”近日,在山东莱阳团旺镇南团旺村的玉米地里,正在查看玉米长势的村民对地里的玉米长势很是满意。

奢侈品的市场永远有限。把曾经的“贵族肥料”进行推广使用,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用得起。作为缓控释肥的领军企业,金正大集团开展大量的技术实训工作,与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30多个省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带动广大村民通过种肥同播、肥料深施等方式切实提高化肥利用率。

来源:人民日报7版  作者:孙东辉  日期:2016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