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元复混肥品牌如何诞生在一个地域小县?
□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吕永国
一袋“复混肥”何以实现估值46亿元?跟踪了三年,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015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证书》评估道:“临沭复混肥”区域品牌价值46.3亿元。
小县城临沭在中国复混肥的领域里三分天下有其一。长久以来,临沭复合肥产业对产能和创新保持着巨大的“胃口”,在10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继释放出缓控释肥全球第一,醋酸酯类全国第一的产能。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史丹利、金正大、金沂蒙等均出自这个地域小县。
这个人才匮乏、原料短缺、市场狭小的县城是如何做到的?
“贫瘠之地”孕育多家知名化肥企业
25年前,以两把铁锨、三个编织袋起家的临沭人高文班决定创办企业做粮食的“粮食”——根据不同土壤“胃口”,不同作物“喜好”,研制配方专用复混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
由农民蜕变而来的“临沭系”企业家发力化肥产业,高文班和史丹利的故事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在以后的二十五年里,这个相当于北京1/16的县域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肥企群雄逐鹿的大戏。大浪淘沙下,史丹利、金正大、金沂蒙等日后的知名肥企相继做大、做强。
“巨头扎堆”推动着临沭复混肥的牌子一路飘红。这让人疑惑。临沭有啥?人才?没有!原料?没有!市场?没有!交通?没有!但为什么这个人口仅63万的小县城复混肥产量甚至占到全国的30%多?
瞄准高科技,胆大心细不犹豫
“我们相信市场的力量。”
作为临沭复混肥由小到大的幕后推手之一,县委书记任庆虎见识了企业的蓬勃生命力,却也目睹了肥业市场的野蛮生长——对复混肥的放手发展,这个低门槛行业也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在市场开拓与产业培植的实践中,我们强烈地意识到,战略性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开始精心打造、拉长复合肥产业链,并为此出台各种配套政策。”
任庆虎是“市场决定和政府调控”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他相信:在政府之外,46亿元品牌的缔造者更在于一群信奉“敢为人先”和“爱拼才会赢”的“临沭系”企业家。
“把原料高温熔浆,从高空抛撒,在散落时表面张力原因变成球状,再筛分。颗粒因为经受高温过程水分少,不容易结块。物料充分混合反应,颗粒晶莹。”史丹利开创的高塔造粒技术听上去简单,但这种“从0到1”的跨越式创新却在当初遭遇重重难关——高文班在做高塔造粒技术的两年里“疯狂投入”了近5000万,这甚至远大于公司利润。
凯文·莫岚博士曾担任挪威雅苒公司首席技术官,有36年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开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经验。通过国际猎头,金正大将这位全球顶级专家分别聘为集团首席技术官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特聘顾问,建立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瞄准高科技,胆大心细,不犹豫。”这些“临沭系”企业家的群体特征是支撑肥企崛起的法宝之一。
老区人实在,账单也算得精,他们为引人才、出成果先后组建起11个国家级平台,接连斩获三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平台和奖项最终都转化为实打实的产品和市场占有率。
“买全球卖全球”背后的舍与得
买进原料,引入人才,用高科技包装后的复混肥迅速畅销全国,这是史丹利技术中心副总卞会涛眼中“临沭系”企业“买全国卖全国”的模式。
但“临沭系”的创造力和集群效应不仅于此。他们在明星代言、技术开发、全国布局、争做细分领域老大等方面的有益尝试,保持着惊人一致的步调,“只要有一家做了,大家都群起效仿。”
在中国,传统行业搭上资本快车形成整合各种资源的平台从而实现快速扩张的案例不少。但在海量资本面前,“临沭系”却拒绝任性的土豪气——在“钱多了怎么花”这一核心问题上,他们压制住跨领域扩张的冲动,在做深做精化肥业上始终保持着“一根针扎到底”的专注。
不过,称雄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临沭人的进取心。今年初,金正大以610万欧元价格收购荷兰包膜缓控释肥、掺混控释肥生产企业INTERNATIONAL B.V.公司资产,再加上此前该公司在德国收购的肥料企业,使得世界缓控释肥标准的牵头制定单位——金正大成为“临沭系”海外收购、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的先锋。
引脑借智,集群效应,专注力支撑了“临沭系”巨头们由“买全国卖全国”,到在全国布局,投巨资在产品销售集中区域设立分厂,从而形成了南北东西中强势开发的格局。
“可以说,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恰到好处的合力,为这个没有原料、没有市场、没有交通优势的‘贫瘠之地’创造了奇迹,把临沭复混肥价值推到了高点。”任庆虎说。
来源:科技日报7版 作者:王延斌 日期:201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