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原材料领域 培育产业链优势
金正大公司斥资近60亿元建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
本报讯 (孙 圆)近日,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大)与贵州省瓮安县签订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计划斥资59.6亿元在瓮安县建设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投资预估约36亿元,项目开工后3年内建成。二期项目投资预估约23.6亿元,待一期工程投产后视资源配套、交通设施情况安排建设进度,预计开工后两年内建成。
根据协议,金正大初步规划项目建设规模为60万吨/年磷酸一铵、60万吨/年磷酸二铵、40万吨/年磷酸二氢钙、60万吨/年硝基复合肥、2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及其他磷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其中一期项目建设规模为60万吨/年硝基复合肥、60万吨/年磷酸一铵、2万吨/年氟化盐、80万吨/年模具石膏、1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及20万吨/年磷酸二氢钙。据介绍,该项目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可以实现磷矿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形成包括氟化盐、模具石膏在内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此前金正大一直以复合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其技术创新路线与模式,成为整个化肥行业发展的标杆。尤其在缓控释肥领域,金正大先后参与起草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主持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立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占领了我国化肥行业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而且促进了我国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凭借领先的技术、特色化的服务加速了其发展速度,使其成为复合肥、缓控释肥行业的龙头企业,但由于复合肥行业属于肥料的二次加工行业,复合肥的生产以上游的氮、磷、钾等单质肥料作为主要原材料,占据了生产成本的80%以上。而目前金正大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仍全部依赖于外购,原材料已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金正大深刻认识到拥有上游资源及原材料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整合上游资源才是公司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自2010年上市以来,借助资本市场提供的强大融资平台,金正大开始对上游资源、下游渠道进行整合。
金正大公司董秘陈宏坤表示,目前我国化肥行业的发展现状是,钾资源为稀缺资源,集中度较高,基本被国内几大钾肥企业垄断;氮肥行业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分布较广,且投资大、回收期较长,暂没有介入整合的必要性;磷矿资源及磷肥生产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对金正大来讲运输距离较远,且磷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公司在实施向上游整合战略过程中,优先考虑磷资源的开发利用。瓮安县县长谢晓东表示,金正大项目的建设,将对瓮安县增加税收,促进就业,提升县磷化工水平,拉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当前在全球化的产业链条上,位于中游的生产企业往往因为缺失定价权而长期受制于上游企业、受制于外部环境,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经济局势一有风吹草动,中游企业就要承受放大数倍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从当前及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看,化肥行业正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能、环保型、差异化方向发展。未来的竞争领域也正由单一的化肥生产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延伸,单一品种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生存,越来越多的化肥生产企业向产品差异化方面发展。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成为肥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从肥料的二次加工到进军磷资源,金正大在其产业链的整合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金正大公司通过建设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充分利用贵州省瓮安县丰富的磷矿等资源优势,向上游延伸并加快化肥产业链的整合,这样不仅可降低企业原材料的对外依赖,同时可缩短运输半径,降低高额的运输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成本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肥料市场中掌握主动权。
据预测,项目正常运营后,可促进金正大利润大幅增长。
来源:中国质量报第8版 作者:孙圆 日期:2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