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1

人民日报:扎实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浏览次数:1390次
A- A+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农业之本,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耕地质量事关我国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核心所在。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进行了新一轮的布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日趋严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长期重用轻养,耕作方式粗放,造成耕地质量退化严重。据统计,我国酸性土、盐碱土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土壤酸化、盐渍化问题逐年加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

  目前,由于固体废物、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造成耕地重金属等污染问题突出,耕地污染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变差,降低了耕地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严重威胁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场重头戏。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规模。同时,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万连步提出完善农业部门耕地质量保护的管理体系,理顺各级农业部门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的职责,逐级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完善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制度,统筹安排、推动耕地质量标准、检测预警、资金筹措与技术研发等工作,确保耕地质量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扎实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针对耕地质量提升重大工程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难题,万连步建议“取之于土,用之于土”,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单列一定比例资金,设立耕地质量建设专项资金,实施耕地建设和保护补偿政策,为耕地质量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提升耕地质量,科技先行。通过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因地制宜消除土壤污染。同时,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深施的农技农艺结合技术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推动新型肥料或土壤修复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建立轻简、高效、操作性强的综合技术模式,化解化肥过量施用问题,达到绿色丰产。

  来源:人民日报22版 作者:潘俊强 日期: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