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创新型企业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复合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随着“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前获得科技部批复,七大新型肥料科研平台汇聚一家企业——地处山东临沂的金正大集团。
在国内肥料产业同质化严重,许多企业恶性竞争,炒作概念,大打广告战、价格战的今天,竟然还有这样一家企业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夯实科研基础;胸怀伟略,以创新引领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那么,金正大集团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创新的力量,他们致力实施的“筑巢引凤”战略会给产业带来哪些革命式的变革?
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为产学研提供“原动力”
梧桐之树,凤凰来栖。
“搭建高端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培养集聚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引领肥料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更离不开原始创新的支撑。”金正大董事长万连步这样认为。
从创立之初,直到今天,金正大以打造科研平台为抓手,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道路,通过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共建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等方式,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
据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介绍,该集团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美国农业部系统实验站等国内外50余家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其中,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展新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快速开拓了公司在缓控释肥领域的发展;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为公司水溶肥研发、国际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提高了公司水稻专用控释肥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引领了公司向国际化迈进”。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广聚海内外高端人才
金正大集团建立了持续稳定的科技研发投入机制,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左右作为科研经费,已建成科研用房充足、仪器设备先进、配套设施完善的研发场所,具备了完善的基础研究条件。目前,公司已建成17600平方米的综合科研楼、6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2688平方米的温室、160平方米的地下模拟根窖室,拥有各类研发设备450台(套),原值达5600万元,在新型肥料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体系是肥料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软实力。”陈宏坤说,通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金正大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4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90项,参与起草行业标准4项、国家标准3项和国际标准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
“高层次研发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也吸引了大批人才,达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陈宏坤说,目前,金正大已构建了一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其中有各类研发人员400余人,2名院士作为特聘顾问,并形成多个新型肥料研发团队,其中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团队入选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另外,金正大还通过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及专家,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与以色列利夫纳特集团、以中农业交流合作中心等合资设立“金正大——利夫纳特农业科技研究中心”;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合作成立“中美缓控释肥合作研究中心”;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以色列Arava沙漠农业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合作,并承担山东—以色列国际合作项目“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施肥关键技术及高品质水溶肥合作研究与开发”,共同开展水溶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合作,开展复合肥产品升级及硝基肥技术研究。另外,每年还组织人员赴美国、韩国、以色列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研发及推广的先进技术及经验。
坚持自主创新之路,推动化肥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以产学研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助推化肥产业转型升级。
2010年金正大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主导产品产销量连续6年居行业第一位,成功迈入百亿级企业行业。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2.35亿元,同比增长46.00% 在行业整体下滑的环境下,实现了快速增长。
厚积薄发,通过科技创新,金正大在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系列新型肥料技术方面具备了领先优势,通过成果有效转化,产业规模逐步提升,缓控释肥年生产能力达到17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水溶肥生产能力达到年产6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溶肥生产基地。产业规模的扩大,使新型肥料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可有效解决了传统化肥行业过剩问题,促进传统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
金正大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致力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在控释肥方面,2010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牵头组建了“全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包含了国内主要缓控肥研究、生产、推广单位27家,实现了缓控释肥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推动了我国缓控释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在水溶肥方面,正在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组建水肥一体化协作网,并且和以色列瑞沃乐斯、新疆天业、上海华唯、内蒙古沐禾等灌溉设备企业合作,在技术和推广模式方面开展创新,实现肥料和设备的有效结合,建立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更好的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
创新平台结硕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陈宏坤介绍,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形成的缓控释肥产品,推广面积累计可达8500万亩以上,“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在所有作物上均增产,同肥量可增产10%—15%,最高达40%以上,等产量节肥15%—20%;同时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0—15个百分点,减少损失率15—25个百分点,减少化肥生产量和施用量,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金正大开发的水溶肥及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每亩节水150方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50%,节肥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该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可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管理,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
针对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磷矿资源综合利用差等现状,金正大研发兼具营养和土壤改良功能的新型硅钙钾肥,通过研究酸性土区土壤障碍因子成因和典型特征,为培育和提升中低产田地力,实现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措施。
金正大磷石膏项目,采用了湿法磷酸“分级利用”技术,将磷资源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工艺进行了优化整合,既解决了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磷石膏的堆存、占地、污染问题,又合理利用了资源,缓解了我国磷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副产的高纯石膏被加工成模具石膏或工业制品的填料,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创新平台的建设还只是开始,创新驱动是我们的核心战略,金正大还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型企业建设,未来还将搭建更多高端科研平台,吸引整合全球资本、技术、人才资源,推动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万连步透露说。
来源:科技日报4版 日期:201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