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3

大众日报:一花一世界——金正大集团考察以色列现代农业纪事

浏览次数:2095次
A- A+

□记者 王 冰 报道

图为沙米尔部长、万连步董事长、Boaz Hurwitz主任共同祝愿中以农业更美好。

图为参观团观摩沙漠农业甜椒温室种植区。

                               图为参观团听取专家讲解储肥罐工作原理与滴灌方法。
  □ 本报记者 王 冰
  本报通讯员 徐淑江
  对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万连步来说,今年1月由金正大集团组织的农技专家、学者和推广人员以色列现代农业考察之旅,依旧充满新鲜和激动。像朝拜圣城的信徒一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已是万连步第三次率团西行“取经”,踏访这片神奇土地。
    “让每一滴水效用发挥到极致”
  标准化、自动化、精细化——一般人眼中粗拉、笨拙的农业种植,在以色列人手上却摆弄出“工业范儿”,成为其耕作技术领先的根本。以“让每一滴水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的滴灌技术为例,灌溉效率达95%,而大水漫灌仅65%。
  在一处面积为120公顷的农田旁,田间作物多已收割,裸露的土壤中不时闪现皮管,连同地头用于溶解水溶肥的黑色储肥罐及控制阀门等,呈现了一个滴灌系统的粗线条外观。
  在由著名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参与创办的希伯来大学农学院,植物遗传学科Haim Rabinowitch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滴灌系统的“大脑”:借助一根根感应器,对土质构成、土壤成分、土层温度以及植物生长特性等监控分析,借以生成“量身定制”的配方肥料,水肥混合比、施用量、压力配比等达到最经济值,在后台远程电脑系统的操控下,水分、肥料精准注入植物根系部位,确保水分养分完全为植物吸收,没有额外渗漏流失。
  精准、精确、精细,还远不止如此。倘若植物根系无为发达致使过量耗水,则通过生物技术干预抑制根系膨胀,让其“刚刚好”;水源成分不一,渗透路径彼此差异,则适时加以微调,使之与农作物特性匹配。一滴水,借助科技多棱镜,折射出一个多彩斑斓的水世界。
  同样一滴水,在可耕作地仅占20%,长达7、8个月的夏季几乎无降雨的以色列,发挥出倍增效益。有数据显示,自1950年至2000年,以色列农业用水量下降一半,而同期农业总产量增加2.5倍。
  对细节的苛刻和完美追逐,可以无“孔”不入。希伯来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幼鸡在破壳前三天已停止生长,利用这一间隙,向壳内注射营养素,最终使鸡肉产量增加了4%。
  在万连步看来,以色列精准农业看似为环境所迫,而背后更多体现了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的本义,其中蕴含的创新知识、专注精神、职业理念更是我们所缺乏的。如何补上意识、观念这一课,“先从培训官员和农民开始起步,才能戳到痛点!”他说。
  此行考察,金正大集团特意与一些大学、研发机构和农业组织会谈,在多个层面的技能人才短训、学历教育上达成共识。在以沙漠农业种植研究著称的本·古里安大学阿尔伯特·卡茨沙漠研究国际学院,延揽人才心切的万连步甚至向在场中国留学生“游说”起来,一位贵州籍留学生当即表示,愿意学成回国加盟金正大,让自己所学派上用场。
    “一流技术掌握在企业手中”
  有些出乎意外,创业孵化中心SOSA“隐藏”在一座由破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建筑内,一张桌子即容纳两家公司,十几名创业英雄正埋首打拼。以孵化高科技企业为主的SOSA,似乎与农业不沾边,但万连步显然对这此“跨界”交流兴致极高,天色已晚,仍在与创业中心负责人“私聊”。
  与在SOSA感受到澎湃创新动力一样,有着6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Danziger Group切花公司同样让人惊叹不已。“改变基因,不如设计基因”,一位专业人士介绍公司正借助“基因组学”研究开展品种驯化,其中公司参与研发的一项基因组学科研成果,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教授听了格外吃惊——相关成果文章刚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自然》杂志,“一流技术掌握在企业手中”。如今,公司年销售切花已超过1亿枝,客户遍布65个国家,在肯尼亚、危地马拉建有生产基地。
  得益于对农作物最大程度的控制干预,以色列在石榴、柑橘、芒果等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产品销往欧洲、美国东部和加拿大等地。此行我们再度造访以色列农业科研组织(ARO)。柑橘育种专家Marom介绍说,尽管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以色列的自然条件最为恶劣,但由于育种、管理上的优势,水果品质出众,在国际卖场上售价高出对手一倍以上。Haim教授则开玩笑说,地中海四成的番茄种子由以色列提供,“你可以不喜欢以色列,但不能不喜欢以色列的种子。”
  保质期长达一个月、抗病虫害最强、瓤无籽皮好剥、颜色艳丽吸引眼球……在我们一行品尝的经过基因变异筛选的20余种柑橘大家族中,外观、口感、特性如此丰富,让人有口难“辨”。
  参观以色列农业科研组织(ARO),万连步绝非首次。而此次,更加坚定了他要将更多优良品种引入中国的想法,交流的重点也多围绕于此。在ARO中心门口,当与以色列专家合影留念时,已有所收获的万连步手中特意拿了一个柑橘。
    “让40年前的佳话延续下去”
  1月26日,在位于南部沙漠的Arava研发中心,火辣辣的太阳似乎显得格外大。这一中心以不断研发改良滴灌技术而享誉世界。
  在这片满眼赤褐色的沙漠荒漠地带,全年降雨量仅13毫米,而蒸发量却有2800毫米,但由于滴灌技术的滋润,这里却大片种植着甜椒、西瓜、南瓜、番茄等,以至于以色列60%的蔬菜出口来自Arava。Arava研发中心的水土保持专家Ruffe教授甚至告诉我们,在以色列,沙漠种植往往更受偏爱——烈日干旱使光合、蒸腾作用更强,土地不板结,可任意控制水肥等。
  根植于滴灌体系的水肥一体化,是如今最高效的灌溉和施肥技术。近年来,金正大集团在国内致力与此的研发和推广。考察滴灌设备,自然也成为此行的一大看点。
  地势起伏、距离远近,滴灌口压力难以保持均匀一致,滴头水肥量及滴渗速度不一,堵塞、渗漏等顽症常使得国内滴灌功效大打折扣。而化解的秘密就藏在一个拇指大小、密布回形沟槽的塑料方块上,作为滴灌口的核心部件,它的神奇在于能通过压力补偿保持滴灌口水压一致。这一滴灌口的生产技术目前只掌握在全球5家公司手中,此行拜访的瑞沃乐斯(Rivulis)公司即是其中之一。
  在瑞沃乐斯生产车间,万连步不时驻足仔细端详流水线上吐出的一片片塑料方块。一走出车间,他就与公司首席执行官Richard先生交流探讨在中国建厂的意向,并邀请这位曾在台湾、香港等地生活过的企业家到山东“看一看”。
  技术差距,追逐可期,但其他方面的制约则很难一时扭转。金正大研发中心植物营养博士樊兆博谈了一件往事。一家农户在他指导下应用滴灌技术,一亩番茄增效600元以上,可当尝到甜头的农户听说投资一套滴灌设备需要7000元时,却打了退堂鼓,原因很简单——巴掌大的地块,如此大投入,不知何时才能赚回来。
  种植规模有限是其一,农产品收益不高也难以支撑。在Arava山谷的一处甜椒温室种植区,种植户Nissim告诉我们,这些出口欧洲市场的甜椒市价每公斤2—3欧元,这较之国内同类甜椒高出5倍。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李俊良说,国内滴灌管网投入目前基本沿袭“一季一换”,质量低劣,每米不过一毛二,算下来一亩地也就150元,而常规滴灌设备每亩投资不下2000元。在以色列,滴灌管网寿命平均在15年左右,而我们参观的一家柑橘园,滴灌网可伴随果树整个生命周期。
  “舍不得”,算计的还是小账。万连步说,滴灌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施肥量锐减,大面积杜绝病虫害,大账肯定有得算。有数据显示,以色列每亩作物施肥价值约在1000元,而国内往往在4倍以上。过度过滥施肥的弊端开始显现,未来土壤修复和整治的成本更是个大数目。
  1975年,中国——以色列农场在北京近郊创建,水肥一体化开始在国内推广启动。尽管几经周折,中以农场如今已不复存在,但却埋下了一颗种子。
  如今,坐稳全球缓控释肥老大的金正大集团扛起了推广水肥一体化的大旗,在贵州投资启动一个年产40万吨水溶肥的生产项目,这在“谁也不敢称过万吨”的国内水溶肥行业,无疑具有标杆效应。
  万连步说,自己“要让40年前的那段佳话延续下去”。
    “在全球为中国农民选好种子好技术”
  或轻巧灵便、或高大威猛,各式农业设备同台竞技,育种公司则端出最新培育的甜椒、番茄新品种热情吆喝着……1月28日,在一年一度的Arava“农业开放日”上,近200家企业参展,涉及包括肥料、滴灌、育种、生物、植保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产品,让人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无穷魅力。
  在开放日间隙,以色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Yair Shamir(雅尔·沙米尔)会见了以万连步为首的金正大考察团一行,对金正大集团致力推动中以农业合作给予肯定。而马不停蹄地与展会上以色列农业公司、研究机构的接触交流,也让万连步冒出了一个想法:将“开放日”这一平台整体移植到中国。
  移植“开放日”,仅是万连步布局的一步。依托平台思维,在人才、技术、产品、资本方面,金正大将全面引进、转化、嫁接、移植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为核心。
  谈及如何在国内“落地”,万连步透露将在国内建立综合农业示范园区,作为以色列优质种苗、农用设备等先进农业技术的展示、交流、培训平台,并与正在全国14个省份布局的100个农化中心,发挥协同效应,以贴身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助力技术转化吸收。
  搭平台、引技术、建园区……去年,金正大集团将企业愿景重新定义为“世界领先的种植营养专家和种植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打造成创新型、服务型、平台型和国际化的企业。无疑,这是金正大集团谋划的一盘更大棋局。
  万连步说,肥料行业转型升级和大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金正大的商业模式必须随之而变,从卖产品向卖方案转变,从农资生产商向服务商、平台运营商转变,构建一个大农资、大服务商业新生态。
  显然,以一己之力实现转型并不现实,金正大集团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开辟示范田,作为整合、聚合、融合全球农业顶尖技术的试验平台,以“拿来主义”广泛吸收世界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新工艺和种植业解决方案。
  在以色列一家农庄的林中花园,冬日午后煦暖的阳光倾泻而下。面对记者,有着十几年农技人员经历的万连步平静地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在全球为中国农民选好种子、好技术,带着他们一起当老板!”


来源:大众日报第12版  作者:王冰、徐淑江  时间:2015年3月5日